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汉霸主 > 第一百章 培养集体责任感

第一百章 培养集体责任感(2/1)

    刘显已经到每一个施粥点去看过了,情况非常喜人。

    现在刘显每走到一个地方,那些百姓都认得他了,见到刘显,无不停下来施礼问好,甚至还会下跪感谢刘显的活命之恩。

    在刘显的感召之下,不少百姓开始主动的在那些施粥点帮忙做些活儿。

    比如帮忙维持秩序、帮忙分发粥食,帮一些行动不是太方便的人领取粥食,还有帮忙挑水,捡些柴火什么的。

    刘显心念一动,觉得这是好事,也是发动百姓群众的一个好时机。当场宣布,为了每天都能够顺利的进行布施粥食,希望每一个百姓都能够保护好施粥点。并且,刘显承诺,帮忙干活的百姓,可以多领取一碗粥食。

    刘显这是要调动这些百姓的积极性,要慢慢的培养这些百姓的一种集体责任感。让这些百姓以施粥点为中心,形成一个集体,然后再让这个集体,按自己的意志去办事。如此,也就慢慢的潜移默化这些百姓,并在这些百姓的心里树立自己的权威性。

    当自己在这些百姓当中树立了权威,那么就差不多可以推行一下步的计划行动了。

    刘显和欢快得如一只小鸟的柳雪几人一起回到了钱氏客栈。

    钱氏客栈外的街上,也排满了百姓,不时有百姓取了粥食离开。

    在客栈里面,已经有不少人在等着刘显了。

    这当中一部份人,是真正的读书人,另外还有一大部份是懂字却识字不多的人。

    这些都是刘显交待陈根他们从百姓当中挑出来的帮忙宣读布告的那些百姓。

    这部份人,一共有百来个之多。从一万多百姓当中,找出一百多个识字懂墨的人,比例是百分之一。

    刘显觉得也差不多是这样了。在县城的难说,如果按一般的村子来计,一百户一般的百姓家中,能有几个人识字懂墨就很不错了。

    大汉朝代没有科举制度,读书人很难有出路,尤其是寒门子弟。不管你有多高的才学,如果没有人举荐,依然会被埋没在民间。所以,一般的百姓人家,读书人还真的极少。

    不过,大汉虽没有科举制度,但却有察举制度,就是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如果有心仕途的,不读书也不行。所以,有条件的,一般都会让自己的子弟读书。

    因此,在大汉,读书人一般都出在那些士族之家,富贵之家。

    钱氏客栈内,除了这一百多读书人之外,另还有两百多从百姓当中挑出来的青壮。刘显一共挑了五百多青壮,但是,当中大部份的青壮,还有家人要照顾,暂时不能集结起来。这个刘显也并不急,这些迟些都会有安排。

    这两百多杨氏县青壮,他们基本上都是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的。要不,就是他们的家里只剩下他们自己一人了,要不就是家里还有别的兄弟姐妹,他们就算不在家里,也不会影响家里的正常生活。

    当然,现在整个杨氏县的百姓,都得要刘显布施粥食才能活命,也就是说,他们家里的人,可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