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 见字如吾(2/1)

    先用小刀把这铁盒子外面的泥土刮掉。

    然后在用小刀割开外面包裹的油纸,可当小刀切上去的时候。

    陈睿才发现,这并不是他想象中的油纸。

    而是一层经过特殊处理的羊皮,这让他更是不敢乱切了。

    因为就连这块羊皮,那也是文物呢。

    小心翼翼的把羊皮拨开,露出了里面黑色的一层蜡。

    在把这些过期的蜡切开,这时里面的铁盒子才露了出来。

    当时陈睿也是挖的时候,铁锹意外刺破了这铁盒外面的保护层。

    把羊皮和蜡层都刺穿,击中了这铁盒子,听到金属撞击声,才发现的这玩意。

    这铁盒子因为密封的完好,所以从外面看,盒子没有任何一点锈迹。

    盒子没有锁,打开来,陈睿也是眼前一亮。

    这盒子里面,竟然有好几个银元宝,还有一封信。

    陈睿把那几枚银元宝,拿在手心里,掂了掂,沉甸甸的。

    在看看银元宝的底部,麻麻赖赖,典型的当时浇筑工艺的结果。

    在看着银元宝的内部,呈对联形状,写着四行小字。

    最上面的横幅,写的是青州府,两边的对联,左手边写的是乾隆二十六年,右边是袁福记!

    最下面的横幅写的是足银五十两!

    这些应该记载,应该就是这银子的出处了。

    要知道古代,只是到了明清时期,银子才发展成为主流的流通货币的。

    而在这之前,历代王朝的流通货币,其实主要是铜钱,和丝绸。

    而即便是到了清朝,其实中央政府,也没有正式发行过任何银质的货币。

    直到晚清时期,才出现了银元。

    但在这之前,银子作为主要的交易货币,其实是已各种形式出现的。

    比如银元宝,银豆子,或者各种银饼。

    交易的时候,店家甚至还要随身带一把大剪子,和称。

    以保证,能够对方能够制服重量准确的银两。

    当然也有一些实力强大的商号,会自己熔铸一些标准的银元宝。

    就比如他们从盒子里发现的这几枚。

    应该就是乾隆时期,青州府的一个叫袁福记的商号,自己熔铸的。

    这盒子里,一共有五个。

    陈睿又在电脑上搜索了一下这种银元宝的价格。

    这一查,还真查到了不少网上的交易记录。

    甚至有几个电商平台上,都有卖这种银元宝的。

    这玩意和袁大头不同,因为年代更久一点,所以价值也就更高一些。

    当然前提是你这元宝是真货的情况下。

    然后也会根据元宝的包浆,品相等等有不同的等级。

    品相约好的自然价格就越高。

    如果是清朝的官银,那价格自然是最高的。

    像他这种品相比较好的,私人铸的银锭,价格也不低。

    平均价格,也在二十万一枚左右。

    “哈,这五枚,就是一百万,这不直接就回本了!”

    陈睿看了网上的价格,哈哈一笑说道。

    “这几个银锭,还挺可爱的,不要卖了,就放在书房里,也是不错的摆件!”

    凯伦把玩着其中一个元宝说道,陈睿点点头。

    “那就,摆在后面的书柜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