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良率(2/2)

以上的工厂。就这,还是陈岳力求精简,大量采取了定制化模式生产,而未采取专门流程化生产的结果。

    就像芯片处理过程之中,湿洗这一步骤需要用到的化学品,便没有专门的生产工厂,只是从化工厂那里定制化的生产了一个批次而已。

    这一家占地不过几万平米的芯片厂,占据了陈岳高达50%的算力。而除去这家芯片厂之外,无论铁路还是矿场,冶金工厂还是铸造工厂,所有的建设任务加起来,一共才消耗了仅仅约10.6%的算力而已。

    这是到达木卫五之后,陈岳第一次被占据了50%以上的算力。

    芯片厂这里,陈岳小心翼翼的操作着,建造着。芯片厂之外,陈岳则大刀阔斧,豪情万丈,颇有挥手之间让青天变个颜色的豪迈。

    几百公里的铁路,说修就修。一家每天能处理数千吨铜矿的冶金厂,说造就造。

    时间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快速溜走。转眼间便是三年时间过去。

    此刻,木卫五上,陈岳所建造的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了三千公里,初步形成了一横两纵的局面,连接了矿山、加工厂、化工厂、电厂等等总计36个工厂或者基地。

    而芯片厂这里,也到了陈岳第一次开机实地制造的时候。

    繁琐的调试过程已经结束。此刻,经由提纯工厂生产出来的硅棒已经被送入到了加工厂之中。

    它们首先将会被切割成一片片的晶圆,之后才会在上面雕刻电路,制造成芯片。

    但第一个步骤就出了麻烦。陈岳看到,因为加工精度不足的缘故,自己切割出来的晶圆,竟然……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

    虽然精度只差了约0.6%,但这仍旧属于重大失误范畴。

    “靠。”

    检查一番,发现当前工艺无法解决之后,陈岳只能捏着鼻子接受了这种情况。

    无论如何,先造下去再说。

    晶圆随之开始了后续的加工。然后,陈岳发现,湿洗液里似乎混入了一点别的东西,精度不够,加工根本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这又是约1%的误差。

    陈岳咬牙开始了光刻。

    然后又有了误差……

    陈岳被打击到信心丢了大半。

    一路“将就”着完成了后续所有流程,陈岳一测试,便傻了眼。

    首批制造了约一千枚芯片,但经过检测,达到最初设计要求的一枚都没有。

    “这是良率为零啊。”

    陈岳欲哭无泪:“放在地球上,这是要坐牢的……”

    良率为零这个结果深刻的打击了他。

    这一千枚芯片之中,有高达850枚根本就是废品,一点都不能用。能用的150枚之中,性能最好的一枚,经陈岳计算,大约仅能达到人类文明的约一万纳米工艺芯片的性能。

    剩下的,勉强算是达到了三万纳米工艺芯片的性能。

    “但……无论如何,总归是把芯片造了出来。”

    陈岳这样安慰着自己:“只要慢慢提升,总有超越人类时代技术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