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 第189章 不入宫可惜了!

第189章 不入宫可惜了!(2/2)

确实都是常见的铜钱。

    这时候小尤太监拿出来几枚铜钱,苏泽首先说道:“五铢钱始于汉武帝开始铸造,两汉后来的皇帝都铸造过五铢钱,可公公知道吗,汉五铢要比秦半两钱要轻,含铜量也要少,可为何汉五铢能够通行天下?”

    陶太监看到苏泽将一枚汉五铢和秦半两钱放在一起,确实汉五铢钱要小一圈。

    苏泽又拿出一枚开元通宝说道:

    “开元通宝也不是唐玄宗所铸的钱,从唐高祖就开始铸造开元通宝,唐玄宗时期发行最大,世人都以为是以玄宗开元年号发行的。”

    “开元通宝要比汉五铢的成色还差一些,陶公公请看,这两枚哪个铜色好一些?”

    陶太监看过来,果然汉五铢钱更大更重,而且铜币还更泛黄一些。

    唐开元通宝有些发白,这是钱币中掺杂的铅比较多的原因。

    苏泽说道:“公公请看,就算是汉武帝唐玄宗这样的皇帝铸钱,铜色也是越来越少,钱也是越来越轻的,可为何他们铸造的钱反而能通行天下呢?”

    这个就触及到了陶太监的知识盲区了,他茫然的看了一眼胡公公,胡公公也摇头。

    苏泽说道:“有两点,一是这都是这些钱都是盛世铸币,朝廷有威信,发行量也很大,可以强行推广全国使用。”

    陶太监低着头,虽然是太监,但是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别看这烈火烹油的景象,可如今可算不上什么盛世。

    自家皇爷什么样子,这些太监还不清楚吗?怎么和汉武帝唐玄宗比啊?

    就连嘉靖经常自比的汉文帝,他也比不上啊!

    苏泽又说道:“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钱好。”

    苏泽说道:“因为铸造的铜钱精致,所以百姓才更愿意用。”

    陶太监看着汉五铢和开元通宝,要知道汉唐距离现在已经很远了,但是钱币上的字依然清晰,钱币的形状也很标准,确实让人愿意使用。

    苏泽说道:“铸钱,并不是铜越多越好,重要的是钱币铸造的工艺,以及各种金属的配比。”

    “只要铸造出比汉唐宋更优质的铜钱,面额大一些,百姓也能接受。”

    陶太监有些跟上了苏泽的思路了,只要自己铸造的钱更精美,那就算是成色差一些,重量少一些,面额大一些,民间也能认可。

    他忍不住问道:“如何铸好钱呢?”

    苏泽微微一笑说道:“这个就要请小尤公公来解释了。”

    “我?”

    小尤太监指着自己问到。

    苏泽点点头,他指着汉五铢和开元通宝问道:“小尤公公,汉唐古钱为何发绿发白?”

    小尤太监脱口而出道:“汉唐古钱多是用铜、铁、铅、连铅铸造(锡),铜和连铅合铸发青,含铅则发白。”

    苏泽赞许的点头,就连胡公公都对自己这个义子刮目相看。

    这些冶金合金知识自然是苏泽传授给他的,苏泽又说道:“小尤公公,上次说的黄铜,您制作出来了吗?”

    小尤公公连忙点头,他很快从房间里拿出两块金属条,递给了胡太监和陶太监。

    只看到这两块金属条发出黄色的金属光芒,可是陶太监用手掂量了一下,却要比铜轻一点。

    “这是?”

    苏泽说道:“黄铜。”

    小尤公公解释道:“黄铜,是铜和倭铅混合而成的。”

    陶太监看着黄铜合金,连忙问到:“倭铅价格如何?”

    小尤公公说道:“倭铅比铅还贱。”

    陶太监又问道:“黄铜中有几分铜?几分倭铅?倭铅多还是铜多?”

    小尤公公说道:“当然是铜越多越光亮,但是倭铅多于铜也能行。”

    陶太监这下子激动起来,这黄橙橙的样子一看就值钱,普通百姓可不知道其中含铜量多少啊!

    苏泽微笑,其实好的黄铜主要就是铜锌合金,而倭铅就是锌。

    倭铅是倭国炼制银时候的副产物,在倭国非常的廉价,也有不少通过海上贸易贩卖到了大明来,因为形状和性质和铅类似,所以被称之为倭铅。

    在苏泽那个历史线上,明末到清代因为锌的流入,钱币越来越黄,更接近现代人认知中的铜币模样。

    而更古老的铜币其实是青铜币,并不是我们认知中的黄铜币。

    黄铜铸造的钱币确实更黄,而百姓自然也认为钱币越黄含铜量越高了。

    锌的密度和铜差不多,也就是铸造出来的黄铜合金也不轻,再添加锡也不会太轻,这样铸造出来的钱币成本更低,看起来却更好。

    苏泽帮助陶太监铸币,心中想的却是合金工艺,或者说是铸炮。

    其实古今中外,最早的合金就是“钱”。

    而对于钱的追逐,诞生了注入炼金术,炼丹术这样的神秘学,东西方这两个神秘学都殊途同归,成了最早的合金冶炼的祖宗。

    但是研究合金配方,这是需要很大的财力物力人力的投入的。

    现代材料学也是如此,穷逼实验室只能小心翼翼的尝试,靠着一点特性变化水论文。

    土豪实验室则可以制作出大量的合金,然后一一去测量它们的性质。

    大实验室随便水水,都能有几篇突破性论文,穷逼实验室小心翼翼的研究分析,最后做出来的成果还不如人家扔掉的废品。

    合金工艺就是如此,这是需要大量试错和资金投入的行业。

    这陶太监,不就是送上门来的天使投资人三号吗?

    要研究出适合的黄铜合金,也可以研究其他的合金啊。

    研究铸币,那不是也可以研究铸炮的合金?

    而且陶太监督办造币,就能调用整个福建的工匠资源,苏泽又可以在项目中塞更多的私货。

    合金说完了,苏泽又说道:

    “除了材料之外,铜币的外形也一样重要。我有一水力重锤冲压之法。”

    陶太监虽然听不懂重锤冲压,但还是炽热的看着苏泽,心中感慨:“这样的人才不入宫真的可惜了!”

    水力冲锤冲压铸币,黄铜合金,倭铅,也算是伏笔收回了。

    看文章看的眼花,求月票!

    ps:古钱收藏水太深,大家慎重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