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232章 草药工坊

第232章 草药工坊(2/2)

工工场,一切手续由繁化简。

    王宏宇留下十几人,以县吏的参与、地方大户的参与、十几户老兵,共同形成种植园、工场、商铺骨干。其他人员就地招募,对那些无地、无业人员优先录取。

    在县衙斜对面买下一处临街二层楼,后面附带四合院,设立书坊,售卖书籍、纸张。

    还在河滩买下一块地,专门用于开办纸厂,利用当地芝麻秸秆、棉花秸秆、柳树、杨树资源丰富的条件办造纸厂、印书坊。

    当然,水磨必然在河边建设,水动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没准那天来了兴趣,王宏宇会就把水力玩出花来了。

    现在还只作为动力,也就是水力石碾。

    水力石碾主要用于草药研磨。

    中药草药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药材的种植、收获、晒干、收购、保存、破碎、研磨、配药、成型包装各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章程。

    为了保正生产进度和药方的保密,必须采用流水线生产方式,研磨就是一个关键环节。

    草药研磨少量的话可以用铁药碾:

    铁药碾船型铁制品,配有扁圆形研具,是我国传统碾药用具之一。用它能将药材研碾为细面,以便进一步制作丸、散、膏、丹等成药。

    古代是用碾子、石磨、杵等把药材压成粉末。药碾因其形制大小及质地的不同,加工药物的对象及用途也有所不同。

    大量普通药材的研磨用水轮石碾或人力、畜力石碾。

    既然是用起了水力石碾,那当然就不搞人力石碾。

    春夏秋三季用水力,冬季部分日子用畜力,部分日子因为太寒冷,最好停工休息。

    】

    此时属于小寒季初期,杞县最冷的季节还是很吓人的,尤其是不像京城、保定那样方便发展煤矿。

    至于采用不同研磨设备的研磨步骤,药材评级筛选、清洗干燥、不同药材的干燥程度,研磨细度,残渣的进一步研磨,指导不剩残渣。

    无论是药材的种植、收获、晒干、收购、保存、破碎、研磨、配药、成型包装都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来不得半点疏忽。

    更重要的是分工合作。

    不是师傅徒弟式的,一个人包揽全部过程,垄断其中的“手艺”,而是一部分人专门做晒干、收获,一部分专门做破碎、研磨,一部分专门做配药、成型包装。

    分工合作是后世的方法,大明的责任到人也要结合起来。

    明朝的工匠每项都要严格把关,不要说枪炮、兵器,就连烧制的砖石,都要刻上工匠名字,如有质量问题一查就会发现。

    所以,用了现代的分工合作,也要用大明的责任负责终身。

    然后再制定各项步骤标准及其奖惩制度。

    自己两千亩无人经营的沙地,种植部分的草药可以供给工坊三分之一的产能。

    剩下的根据草药原药价格低的时候可以扩产,但更多的时候产能要用于酱料生产。

    尤其是大蒜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