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挽明:从在野侯爵开始 > 第348章 风险悄然而至

第348章 风险悄然而至(2/2)

   这种集中力量的方式,就是王宏宇弯道超车,快速超越西方殖民者的一招。

    其实尼德兰人已经用股份公司,集合尼德兰市政、企业、市民的各种资金建立东印度公司。

    但是他们没有广东的人力物力,没有大明丰富的农产、矿产、手工作坊和劳动力,更没有大明这种绝佳的战略主动权。

    佛郎机人、艾斯板鸭人,以及罗马一方的力量,都会被拉过来。

    这种集中力量,一下子就能超越做中间商的尼德兰人。

    东亚的商品还是东亚生产,运输与销售渠道在大明和佛郎机人手中,卖到欧洲也是最终由庞大的多数人使用。

    欧洲、美洲的商品也是当地人生产,通过渠道再到东亚。

    两头的生产和购买,中间的运输与销售的渠道,都可以提前做好战略规划。

    只要现在开始行动,尼德兰人抢不过大明。

    应当团结可团结的力量,打击那些不愿意团结,或者有意挑战这个规划的对手,王宏宇给蔡复一指了一个方向:

    “部分海盗可以收编过来,他们之中的一些人对于各个航线非常清楚。”

    蔡复一知道王宏宇有的时候语出惊人,做出的事情也是超出往常,却取得了真正不得了的成就。

    一些保守文人听不得这些话,更不会支持,可自己却不是那种保守文官。

    “有些海盗确实是长期以走私为主,可有的也雇佣倭寇,经常劫掠船只,诏安哪些人,是不是也该有所区别?”

    “没错,要做好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诏安部分愿意跑生意,而不是烧杀劫掠的。后者如果有大功,则可以具体开个例。”

    两人又简单交流了目前沿海的工场手工业。

    此时大明主要是出口各种茶叶、陶瓷等产品,这些在海外价格很高、暂时具有一定不可替代性,再加上庞大的纺织品,赚取南洋以及佛郎机人手中的白银。

    这里面有一个风险点。

    替代性风险。

    莫卧儿、波斯也可以产棉花,茶叶也有可能在印度、斯里兰卡引种。不管这些地方是被人征服后搞这些,还是自身发展这些产业,肯定会分走一部分市场。

    陶瓷的技术门槛本身就不算很高。其他纺织品更是靠着社会稳定,在产量、质量有一些优势,但绝非不可替代。如果技术不能提高,突破家庭手工业,被超越只是时间问题。

    这个风险点,已经有些悄然到来的痕迹。

    隆庆开海已经是50年前。

    大明商品合法出售南洋、西洋与美洲,现在出口量虽然在增长,但是带来的白银收入增长越来越乏力,商品的价格也在一点点降低。

    随着欧洲三十年战争爆发,白银更多投入到欧洲的战争之中,而不是来东亚购买货物再卖到欧洲。

    晚明最艰难的这一段时间,欧洲在打三十年战争,对于茶叶、陶瓷、纺织品的需求暂时降低。

    直到崇祯煤山上吊以后三十年战争才结束,重新焕发出对于东亚商品高昂的需求。但是新崛起的英国等,也渐渐完成了技术替代和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