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贞观无太子 > 卷三 第271章 谋划浇河郡

卷三 第271章 谋划浇河郡(2/2)


    对于此时的他而言,这点儿风险是能承担的。

    恰在这时,仆役端着茶走了进来,李勤俭只不过是打眼一看,便佯装不悦道:“黄兄乃是贵客,怎能拿这种茶糊弄,上好茶。”

    仆役一听,立马又折了出去。

    “来,黄兄,你将你的计划详细说说。”李勤俭当即笑道。

    黄嵩一见李勤俭这反应,当即就明白了,这事儿十有八九成了,当下就仔细分说了起来。

    两人细谈了一个多时辰,李勤俭才说道:“这样,你回去等我信,这事儿我做不了主,不过你放心,我一定促成这件事儿。”

    “那就多谢李侍郎了。”黄嵩也是笑道。

    “客气,客气。”李勤俭说着,就和黄嵩一道出了户部衙门。

    “李侍郎,下午我等在长明酒楼备下了酒宴,还请李侍郎赏光。”

    李勤俭点了点头,说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

    说完,李勤俭便快步回到了日月山,找到了李承乾。

    这事儿,他要问问李承乾的意思。

    李承乾本来正在设计新的纺车,见李勤俭来了,也就放下了手头的活,问道:“何事?”

    “是这样的……”李勤俭简单的将情况介绍了一番。

    等他说完,李承乾却是笑了,果然啊,总是有人能从中发现商机的。

    “你怎么看?”没有急着表态,李承乾想听听李勤俭的看法。

    说到底,这还是考验他们的时候。

    李勤俭也没多想,直接说道:“微臣仔细思量过,这的确是一条路,不管能弄回多少粮食,但有这样一条渠道总好过没有。

    微臣觉得可以尝试,也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尝试。”

    点了点头,李承乾说道:“是这么个道理,既然他们愿意去尝试,那就定在吐谷浑好了。不过不能这么贸贸然的去做,还记得我们之前说的么,我们和吐谷浑的商业只和浇河郡往来,但民间的商业,我们也管不着是吧?

    这样,你组织一批货物,先和慕容孝隽完成交易,总要让一些人眼红,黄嵩他们的生意才好做。”

    “这个微臣马上就去安排。”李勤俭笑道,“慕容孝隽的使者,已经找过微臣了,估计就等着微臣这句话了。”

    李承乾笑了笑,这样的趋势,挺好。

    一个人是推动不了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国家想要强盛起来,那必然是全国上下都在为着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对了,殿下。”李勤俭又说道,“之前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

    “之前离开之后,我才猛然想起,大唐每日入境的商队总人数有数千人,他们如今禁止了粮食入境,这数千人入境后,消耗的便是我大明王廷的粮食。

    我担心士族那些人,会利用这个漏洞,派大量的商队入境,真要那样的话,我大明王廷的粮食可着不住他们糟蹋的。

    于是微臣自作主张,今后大唐商队要是不自备粮食,禁止其入境。”

    说到这里,李勤俭也有些慌张,小声道,“微臣没有……”

    “就该如此。”李承乾一摆手,打断了他想要说的话,其实他不说,李承乾都知道他要说什么,没必要,相反,李承乾很是满意的他的这种行为。

    只有心里装着大明王廷,才会有这样的行为,这是值得鼓励的,“这件事儿你做得很好,不用解释。

    士族啊……的确得防备着他们这一手,这种事儿,他们真干得出来。

    真要弄个几万人来我大明王廷打着行商的名义,却暗中消耗我们的粮食,那我们还真有些麻烦。”

    还别说,现在想起来,李承乾都有些后怕,他倒是忘了,士族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

    “好了,你去处理黄嵩他们的事情,记住,我们生产的这些东西,如果不能换成钱粮,那将毫无意义。

    不要舍不得,这些东西,只要我们大明王廷还在,要多少有多少。”

    李承乾是真不在乎这些,他为什么将这些东西弄出来?

    不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么?

    大明王廷现在缺钱,有钱了,还怕买不到东西?

    李勤俭点了点头,躬身告退。

    等李勤俭走后,李承乾坐在那里琢磨了一下。

    浇河郡如今有吐谷浑各部兵马入驻,这说明慕容伏允就算没怀疑,但也在提防着慕容孝隽。

    是时候得想个办法让浇河郡与其他各部离心离德了。

    还别说,这次还真是个机会。

    “把吴安叫来。”琢磨了一会儿,李承乾吩咐道。

    高纯行闻言,立马就安排人去找吴安。

    当吴安来的时候,李承乾正想事情想得入迷,倒是没注意。

    高纯行也摇了摇头,示意吴安等会儿。

    “你来多久了?”等李承乾回过神儿的时候,只见吴安已经站在了那里。

    “没多久。”

    李承乾问道:“密谍司筹备的如何?”

    “大的框架有了,人手还在补充,但暂时够用了。”吴安说道。

    李承乾点了点头,道:“不着急,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这样,本王现在有个任务要交给你们密谍司。”

    “殿下只管吩咐便是。”吴安说道。

    李承乾倒是不急着说话,而是看了看高纯行。

    高纯行见状,当即就带着其余人离开了。

    待王帐之中只剩下李承乾和吴安两人时,李承乾才说道:“本王要你们密谍司潜入浇河郡,挑起浇河郡和吐谷浑诸部的不和。

    可利诱、可暗杀、可嫁祸,过程不重要,本王只要结果。

    如今,慕容伏允让诸部兵马入驻浇河郡,看似是协防,但他低估了人心,人心啊,从来经不住测试。”

    “属下明白了。”吴安一听李承乾这话,便知道他将下一个目标定在了浇河郡。

    李承乾笑了笑,道:“万事小心,这是密谍司自组建以来,第一次出任务,告诉兄弟们,这次任务回来,个个有赏。”

    “殿下放心,我等一定完成任务。”吴安说完,也便躬身告退。

    他也需要回去仔细谋划一番。

    对他来说,这同样是一次机会。

    而他走后,李承乾却是又写了一封密信。

    这封密信,则是给杨林的。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等大事儿,李承乾也不会只让密谍司去处理。

    写完信,李承乾才叫回高纯行等人,道:“你派人,连夜将信送给杨林。”

    这话,李承乾是跟尉迟宝林说的。

    做完这一切,李承乾走出了大帐,没来由地问道:“长乐她们快回来了吧?”

    “快了,根据伊将军送回来的消息,估摸着最迟也就个五六天的样子就到了。”高纯行在一旁笑道。

    “真快啊。”李承乾说道,“一晃,来这儿也快一年了,哎,这一年,算是白过了,总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众人不吱声了。

    大哥,咱能不装逼了么?

    就你这样都叫一事无成?我们这些人又叫什么?

    而就在这时,契苾何力满脸荣光的从外面回来。

    “殿下,微臣的族人到了,如今正从洮源入境。”

    “到了?”李承乾倒是有些意外,“不是说要九月才到么?”

    嘿嘿,契苾何力笑了笑,道:“他们听说微臣在大明王廷享福,就紧赶慢赶的朝着大明王廷而来,微臣是想问问殿下,微臣这些族人该如何安置?”

    四万多人啊,确实不好安置。

    不过李承乾也是早有打算,说道:“如今大明王廷共有十五城,边城七座,除去日月山和德阳城,草原上还有六城,本王想把你的族人分布在这六城,契苾将军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