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贞观无太子 > 卷三 第302章 降维打击,药王折服。

卷三 第302章 降维打击,药王折服。(2/2)

面走了进来。

    “把你的望远镜拿给孙道长看看。”李承乾说道。

    从当初烧出玻璃以来,李承乾就立即着手了镜片的磨制,对于他一个手工达人来说,这都不是事儿。

    不过他当时只是想做出效果更好的望远镜,倒是没打算做显微镜。

    可孙思邈既然对这个感兴趣,那显微镜的制作就得提上日程了!

    好在这玩意儿也不难,确实,对他来说,真不难,只是得对列文虎克说一句不好意思了。

    孙思邈接过望远镜,询问了刘三一番后,便把望远镜对准了眼跟前,只是粗粗一看,整个人都是一惊!

    这……

    李承乾笑道:“这不过是把物体些微放大一些罢了,本王说的那仪器,可以将物体放大两百倍以上,届时孙道长便会看到一个神奇的世界。

    当然,原理和这望远镜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做起来要多费些工夫罢了。”

    到了此时,孙思邈是真的动心了,这会儿,就算李承乾撵他走,他都不想走了。

    刚刚的望远镜,即颠覆了他的认知,却又让他看到了希望。

    真正的希望!

    最重要的是,李承乾连方向都给了出来!

    “殿下大才!”他由衷地赞叹道。

    李承乾谦虚道:“孙道长谬赞了,本王不过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罢了。”

    他说的巨人和孙思邈理解的巨人可不是一个。

    他说的巨人,是后世!

    用后世的学识和孙思邈讲这些,几乎是降维打击。

    “那殿下打算如何在大明国学之中开设医学这门学问?”孙思邈问道,“毕竟国学是为朝堂培养人才,在其中普及医学,怕是会受到很多人的反对。”

    至此,孙思邈终于开始为这个问题考虑了。

    听他这么说,李承乾笑了笑:“孙道长多虑了。”

    “对,孙道长多虑了。”一旁,巢正也笑道,“在大明王廷,殿下做的决定,没人会反对。”

    他这话倒也不是帮李承乾吹嘘,至少到现在为止,的确是如此。

    就如今的大明王廷,那还真就是李承乾的一言堂。

    “国学并非是孙道长说的那般。”李承乾道,“它是在为了大明王廷培养人才不错,但不一定都是朝堂上的人才。

    医学、教育、建筑、农业、工业、包括畜牧业等等各行各业,都需要各种人才。

    而且,也并非是每个人都热衷于朝堂,总还是有些人有着自己的梦想和坚持,就比如孙道长和巢医正痴迷于医学一样,也有人单单就喜欢教书育人,还有人喜欢建筑,更有人喜欢制造。

    难道说这些人就没为这天下做贡献?

    不,他们也在为了这天下,这大明王廷做着贡献。

    没有从医的人,一个伤寒感冒就要了人命。没有建筑的人,我们难道真要以天为被以地为席?没有喜欢制造的工匠,难道让我们的将士用他们的血肉之躯去抵御外敌么?

    职业不分贵贱,品格才分高低。

    若要大明王廷走得更远,走得更长,那就需要更多的人才。”

    “职业不分贵贱,品格才分高低?”孙思邈闻言愣了愣。

    他没想到这句话是出自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之口,更没想到这个少年还是一个国朝的国君。

    当真是震惊了他一下。

    李承乾却是不太在意,他很清楚,如果能在开国之初就把这些定下调子,那么未来就很有可能会成为永例!

    因为所有试图颠覆这些的人,都会被利益既得者一起给你狠狠的踩下去!

    如果在开国之初做不到的话,那未来的大明王廷和大唐估计就没什么区别了。

    李二如今的无奈,就是最好的例子。

    开国之初,的确是最好的时机,尤其是大明王廷,几乎就是李承乾从无到有兴起的。

    这就像一张白纸,可以任由李承乾去涂鸦。

    只要在利益集团还没有真正形成的时候,谁敢反对他?

    而且,如今的大明王廷有真正的利益集团么?

    契苾何力还是伊原锡这些人?

    笑话,如今的他们连权臣都算不上。

    别看契苾何力如今麾下一万多兵马,但除了铁勒部的五千嫡系外,没有李承乾的命令,其他兵马真会听契苾何力的?

    至于伊原峰的怨军。

    呵呵,那更是李承乾一句话的事儿。

    他要是换了伊原峰这个主将,保准儿没人会多言一句。

    这就是他的底气。

    再说回文官,普西偌、伊原锡这些人。

    他们的确有着不小的权利,可别忘了,这权利是谁给他们的?

    大明王廷尚且还缺三部尚书,他们算哪门子的权臣?

    所以说,如今啊,真的是最好的机会。

    错过了如今这个机会,他将再难找到这么好的时机。

    当他们畅谈着医学的未来之时。

    大明王廷也迎来了新一波的使团。

    之所以用一波来形容,就是因为使团不少。

    其中最为庞大的使团有两个,一是吐谷浑的使团,慕容伏允不想开战,至少现在不想,所以为了安抚慕容孝隽,他只得派出使团就两国和亲一事进行商谈。

    这事儿吧,他是憋着一肚子火。

    他怀疑慕容孝隽就是故意的。

    但是他不敢赌,毕竟慕容孝隽疼爱自己闺女那也是出了名的。

    真要由着慕容孝隽的性子来,万一他真的挥兵南下,吐谷浑可还没做好一场大战的准备。

    没办法,他只好亲自派使团来。

    当然,这件事儿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好事儿。

    李承乾要是有一个吐谷浑的王妃,那么这个王妃一定会受到赤水源上的那些牧民所爱戴,这是必然的。

    若是慕容婉秋再配合一下,未来他要收复赤水源可就简单多了。

    当然,纵使慕容婉秋不配合,但只要有慕容婉秋的存在,赤水源的那些牧民就没那么容易被分化。

    而且,在赤水源,他也不是一点儿安排都没,也可以借着慕容婉秋的势力,慢慢做些什么。

    如果能弄到大明王廷的军械,那简直不敢想。

    不过这些都需要长时间的准备,而且也不是能摆在明面上该说的。

    第二个极为庞大的使团便是西突厥。

    之前西突厥从大明采购了一些军械之后,在和薛延陀的争斗中,倒也占了些便宜,食髓知味自然还想再试试。

    原本阿史那咥力在今年就会大败而逃,不过有了大明的军械,倒是接连打了几场胜仗,这不,想扩大战果,不就又来了。

    至于其他的使团,则是西域的一些小国,听闻大明繁荣,且有一些精美的物什,便想来看看。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jujia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