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 第二三八章 他从来在乎的,只有嫂嫂啊!

第二三八章 他从来在乎的,只有嫂嫂啊!(2/2)

绎不绝,曹魏军士的士气怎么可能低落?又怎么可能不忠?这一切的难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这…

    李藐的话委实惊到杨修了。

    可杨修是聪明人,他迅速的回过神儿来,他意识到,这方法虽有悖人伦、常理,却无疑是比那向氏族妥协的《九品官人法》更容易唤醒三军、提振士气的手段。

    也是比向氏族妥协,更容易让曹丞相接受的手段!

    人妻…呵呵,曹丞相这些年就是这么过来的呀!

    且…

    考虑到曹丞相手下的兵士那“兵户”、“士人”的身份,他们生下的儿子也会成为军户,如此算来,这等“寡妇”的再分配,更能让曹魏的“兵户”源源不断,一代代都为他曹操的后人效力!

    这…是有百利而只有微不足道害处的政令啊!

    杨修就是太聪明了。

    若是换作别人,一定会觉得李藐的提议太过冒失,太过扯蛋…哪有不征集寡妇意愿,就把她们给再分配出去的道理!

    偏偏杨修太了解曹操了,他意识到。

    这一条…必定会让曹丞相大喜,且即刻下令!

    这不仅解决了现如今三军将士军心涣散、士气低落的难题,更是曹魏“千秋万代”中军士构成的重要基石啊。

    最重要的,是让曹丞相不用低头向那些氏族妥协。

    这个太重要了!

    ——『高…高明啊!』

    杨修表面上云淡风轻,可内心中已是悸动不已,乃至于他握紧酒樽的手,都开始了颤抖,颤的厉害。

    到最后,杨修主动为李藐斟上酒,也主动提及酒樽…敬道:“李先生不光大才…李先生更懂曹丞相的啊”

    “哈哈哈…有李先生辅佐子健公子,明日,我杨修纵是背负下那私自调兵的罪名,于牢狱间也…也能够感怀慰藉啊!李先生必定能助子健公子成就一番王图、一番霸业!只是…修有一事不知?为何…李先生在子桓与子健之间,会选择子健呢?”

    这…

    杨修突如其来的这个问题,其实是李藐早已准备过的。

    曾几何时,在江陵时…

    这类的问题,关麟与李藐不知道探讨过多少次了?

    …这是“投身”曹魏,现身敌后…绕不开的一个问题。

    “哈哈哈哈——”

    一声爽然的大笑,李藐不加思索,宛若由衷的脱口,“人言我李藐乃狂士,却不知,我平生最敬佩的人乃留侯张良,以满腹才学扶一明主,君臣相得,肝胆相托,建不世之功,立万代之名…而如此君臣际遇,此正我今日之良机啊!”

    “我之所以会选子建公子,是我笃定曹子建终会成为世子之选!这点毋庸置疑!”

    “是因为子健公子的才华?”杨修问。

    “不!”李藐郑重的道:“比起子建公子的才华,丞相一定更看重的是他的仁德啊!因为这是曹丞相最缺乏的东西,这些年曹丞相征战杀伐、鞭挞天下,平定了中原的战乱,手上却也染了太多无辜的鲜血,千里无鸡鸣,白骨露於野…诚然,这是一统山河,曹丞相不得不经历的惨痛,却定不是曹丞相所期待的将来!”

    “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人,曹丞相定然希望他百年之后,留下来的是一个有着仁德慈爱之心的继承者,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人看到曹家真正的功业!而论及仁德、慈爱,诸公子中,除了曹冲公子外,子建公子无疑是更适合的那个人…”

    李藐这番话侃侃而出…

    杨修不由得喃喃:

    ——『怪不得,丞相之前会如此看重曹冲公子?原来如此啊!』

    就杨修打算再度开口时。

    “砰”的一声,酒肆的大门推开。

    酒肆之外,一个年轻头戴斗笠的男子正直愣愣的站在那儿。

    他卸去斗笠,那清俊的面庞,儒雅的神态,坚毅的眼神,除了曹子建,还能是谁?

    曹植郑重的道:“植若成事,必全仰赖李先生啊——”

    杨修看到曹植,吓了一跳,他并不知道曹植会来。

    “糟了…”

    当即杨修豁然起身,他不由得冷汗直流,“方才我来时还小心翼翼,生怕校事府尾随,可子健公子若至,校事府必定…必定…”

    一时间,杨修无比紧张。

    校事府是曹操手下监察百官的机构…

    眼睛几乎遍布整个曹魏。

    而如今这个敏感的时节,子健公子两度私自调兵,不可能没有校事府的眼睛盯着。

    这也是杨修心情一下子变得无比紧张的最大原因。

    ——『糟了呀!李先生暴漏给丞相了!』

    反观李藐,他却再度爽朗的大笑,似乎完全没有半分紧张。

    “哈哈哈哈——”

    “李先生怎么还在笑?”杨修的眉头几乎倒竖而起,额头上冷汗直流。

    李藐感慨道:“不怕,不怕…子健公子,德祖公子…方才我提及丞相最看重的是子健公子的仁德与慈爱之心,可丞相之所以久久没有立世子?你们又知道是为何?”

    “还望李先生指教!”曹植拱手。

    李藐压低了声音,却是一字一顿道:“因为子健公子仅仅有一颗赤子之心是不够的,曹魏的世子还必须有实现理想所需要的政治与权谋…”

    “便是为此,若曹丞相知我故意献歹计于子桓公子,又知我李藐是子健公子的人,哈哈…曹丞相应该高兴才对呀!他会感慨…子健公子你终于长进了!”

    “而只有那时,子健公子才离那世子之位更近了一步啊!”

    李藐的话脱口。

    曹植与杨修一时间愕然住了。

    这…

    杨修不由得心头喃喃:

    ——『李先生将曹丞相看透到如此地步么?』

    曹植则暗道:

    ——『若非得李先生,怕是…直到终点,我也无法将甄嫂嫂从二哥手中夺回!』

    要知道…

    曹植的夫人,清河崔氏崔琰的女儿,不过才亡了一年。

    名义上是因为衣装过于华美,曹操登台看到后,认为她违反了穿着朴素的禁令,故而将她赐死!

    当然,事实的真相远不止于此…

    但曹植不在乎。

    ——他从来在乎的,只有嫂嫂啊!

    ——只有那惊鸿一瞥,只有那短暂相识,却让他…或者说是他们…深深的陷入相思的“甄宓”、甄姬啊!

    曹植本无心于世子…

    可为了嫂嫂…他不得不勇敢且坚韧的踏出这一步,纵前路是刀山,是火海!

    他尤记得,他第一次见到甄宓时。

    那是大军攻破邺城,父亲命二哥将她幽禁起来。

    甄宓心中害怕…

    而这时…她听到了一首清冷、柔和的琴曲。

    那时候的甄宓诡异的听了一阵,忍不住开门,走到小院,正看到了曹植席地而坐,膝头放着琴,正在月色下闭目弹奏。

    甄宓问曹植,“公子为何在我门前弹琴?”

    曹植尤自记得,他那时的回答!

    他是一边弹琴,一边微笑着说:“我白日里就注意到姑娘了,城中还在清查戒严,时有杀伐刁斗之声,怕姑娘害怕,故而只能抚琴以伴姑娘清梦!”

    曹植更清楚的记得,甄宓脱口说出了曹植弹奏的曲谱。

    “公子弹奏的是《漪兰操》——”

    《漪兰操》相传是孔子所作。

    琴曲似诉似泣,如怨如愤,在兰的身上寄托了孔子全部的思想感情…是一首优美的兰诗,也是一首幽怨悱恻的抒情曲!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

    甄宓款款吟出…

    曹植笑着回道:“原来姑娘还是知音啊,虽遭逢离乱,心有感伤,然而兰也不改其高洁馨香,这首曲子,不正是比喻姑娘么?”

    “妾亡国罪俘,生死皆掌握在他人之手,谈何高洁?”

    甄宓的话中带着哀腔。

    曹植郑重的道:“姑娘放心,我会保护你,绝不会让人羞辱伤害你的!”

    谁知道…

    这一番话后。

    不过几日,曹操就将甄宓指婚给了曹丕;

    而把清河崔氏的女儿指婚给了他曹植!

    从这一天…他曹植就注定,必须踏上这刀山,与他的二哥争夺这世子之位!

    既为了世子之位…

    也为了他嫂嫂的归属啊!

    曹魏,总是爱人妻的!

    曹操如此、曹丕如此、曹植亦是如此!

    但其中,唯有曹植最是钟情!

    所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所谓——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

    …

    …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