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美利坚1881:西部传奇 > 第五百三十章 资本市场的交锋

第五百三十章 资本市场的交锋(2/2)



    “或者我们去找联邦政府呢?看看有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干预一下。”迪伦律师突然说道。

    “不可能,在当前自由经济的政策下,联邦政府绝对不会通过行政方式来干预市场,这是被奉为圭臬的信条。”

    一直没说话的陈剑秋突然开口了。

    掀桌子的事情,能干的话联邦政府早就干了,不会拖到现在。

    他走到塞拉斯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

    “今天大家干得都不错,事情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糟。”

    陈剑秋笑着看着大家。

    “天塌不下来,塌下来也是我顶着。”

    “明后天休市,大家好好休息一下,该吃吃,该玩玩,生活嘛,不是只有工作。”

    众人面面相觑。

    自己这位老板心态可真是好,裤子都快亏没了还这么淡定。

    “下班了,下班了,我可不想给你们开加班工资。”陈剑秋掏出怀表看了下时间,然后冲着大家摆了摆手。

    既然老板说下班了,那没道理不下班。

    “指挥中心”很快就空了,只剩下了陈剑秋和小阿斯特两人。

    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大办公室里面没有亮灯,光线昏暗。

    陈剑秋从衣服内兜里掏出一根雪茄,又从口袋里拿出一个雪茄剪,剪掉了尾巴。

    “要不然我去找我堂哥想想办法?”小阿斯特凑了过来,低声说道。

    “不用。”陈剑秋慢条斯理地点上了烟,“你以为我不知道你跟你堂哥什么关系,你们就差老死不相往来了,要不然你那个阿斯特拉酒店建给谁看得。”

    小阿斯特不知道说什么好,叹了口气,转身准备离开。

    “不过你得帮我个忙。”

    陈剑秋的声音突然在他身后响了起来。

    “啊?”小阿斯特赶紧扭过头,发现陈剑秋正看着他。

    雪茄的火光在黑暗中若隐若现。

    “我希望周末的时候,你帮我组织一场聚会,邀请华尔街所有还没有站到我们对立面的银行家。”

    小阿斯特点了点头,但是他迟疑了一下:

    “摩根还算吗?”

    “只要是没有明确站在欧洲人那边的,都算。”陈剑秋说道。

    鉴于小阿斯特母亲是纽约交际圈的顶流,召集一场银行家云集的聚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不过由于周五的人心惶惶,大家似乎都没有什么心情。

    碍于阿斯特夫人的面子,大部分还是决定前来参加一下。

    这次聚会被安排和之前慈善晚会相同的地点。

    没有酒水和餐点,只有一些简单的茶歇。

    说是聚会,倒不如说更像一场会议。

    令大家惊异的是,对外宣称重感冒的约翰·皮尔庞特·摩根先生,竟然出现在了现场。

    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呢子外套,坐在最后一排,脸上倒是看不出任何染病的样子,但是也看不出任何表情。

    而面对上前嘘寒问暖和拉家常的银行家们,他也非常简单地进行了应付。

    和他一同前来的,还有他的合伙人,乔治·w.珀金斯(ge ),坐在他的身边。

    除了摩根以外,现场出席的人还有第一国民银行主席乔治·贝克(ge baker)和国民城市银行总裁詹姆斯·斯蒂尔曼(james stillman)等,都是华尔街响当当的银行家。

    大家很快入座了。

    而众人的目光,很快聚焦在了最前面的一个台子上。

    按照惯例,阿斯特夫人会首先出现一下,致一些欢迎辞什么的,比如:大家今天吃好、喝好。

    虽然是陈词滥调,可长久听来,大家也算是习惯了。

    然而今天阿斯特夫人并没有出现。

    因为小阿斯特并没有告诉他的母亲这场宴会,他的母亲大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聚会的召集者。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华人。

    他走上了台子,来到了圆形的话筒前。

    台下大部分人都认识他。

    这个人叫陈剑秋,是三江银行的老板,算是华尔街的后起之秀。

    此人用二十吨黄金救了一把美国财政部,发行了黄金债券,同时也惹恼了那帮欧洲的资本,才有了昨天的砸盘。

    他今天,要说什么呢?

    但陈剑秋并没有急于说话。

    他负手而立,目光扫视着台下,保持着沉默。

    沉默,是有力量的。

    台下众人被他的目光一一扫过,都仿佛被穿体而过,洞彻了内心一般。

    很反常的,没有人窃窃私语,大厅里面出奇的安静。

    众人都在等待着眼前这个华人开口。

    陈剑秋,说话了。

    “今天早上,我去楼下的鞋店去买一双合脚的鞋。”

    他低下头,指了指自己脚上的那双皮鞋。

    “喏,就这一双。”

    “可是当我拿出钞票来准备付款的时候,那位鞋店的老板却拿出了一个天平,然后对我说:‘先生,可不可以直接付给我金子’?”

    “我很奇怪地问他:‘难道我付美元不行吗?’”

    “那位鞋店的老板笑着告诉我,‘英镑也行,我已经打算把钱全从银行里取出来了,换成英镑的话,至少不会一无所有。’”

    台下有人笑了,有人却没有笑。

    他们知道,这件事情或许是假的,但如果美元真的崩盘了,华尔街除了贝尔蒙那样的空头,谁也落不到好下场。

    陈剑秋继续着他的演讲:

    “一百多年前,美国的开国元勋们缔造了这个国家,并且将他们从英国的掌控中独立出来;一百年后,又有一帮英国佬来了,不过这一次,他们带着的,是看不见的屠刀。”

    “然而美利坚已经今非昔比了。”

    “五年前,它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国;它的铁路长度的总和,在这个世界上无出其右;可他们的资本市场,在面对这些‘屠夫’时,却畏首畏尾,不敢与之抗争。”

    台下的银行家们有些不以为然,有些却面色凝重,有些则面有不忿。

    毕竟,爱国情怀不是每个人都有。

    它或许能说服一部分人,但肯定不是全部。

    陈剑秋观察到台下这些人的表情。

    他依旧不动声色。

    “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在昨天带着资金进场吗?”陈剑秋看着台下的人。

    “因为,我还有两千万的黄金在路上,阿斯特家族的人,决定将手中所有的现金流交给我,来买入这些优质的资产。”

    陈剑秋很笃定地说道。

    “而据我所知,洛克菲勒先生,也在随时准备入场。“

    台下的银行家们,再也坐不住了。

    阿斯特和陈剑秋的关系路人皆知,不似作伪。

    那洛克菲勒的事,是不是真的呢?

    如果真的是那样,岂不是美国最有钱的人,都准备进场了?

    就在那些银行家们还在猜测的时候,坐在最后一排的摩根,站了起来。

    他轻微地咳嗽了一下,然后说道:

    “陈先生说得没错,洛克菲勒先生将一半的流动资金交给了我,连同摩根银行自己,都准备购买黄金债券和入市抄底。”

    “我们将会和陈先生一起,尽自己所能,稳住市场,稳住美元,我们不会将自己国家的未来,拱手让人。”

    他面色平静地环视了一下众人。

    这是华尔街最具威望的银行家,他的话,一言九鼎,威严尽显:

    “所以,各位意下如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