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 第310章 五秋开曲,当世曲宗

第310章 五秋开曲,当世曲宗(2/2)

勿论甚么杭州与西湖。

    但那些词家不同,都是读书人,奉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何况还是词家,最讲究游山玩水,穷尽名胜。

    别说如今的年纪,大多年轻时就去过杭州,去过西湖,去看那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甚至不少人早年就写过西湖的诗词,也曾流传一时。

    写西湖对他们来说,甚至要比写秋色更加容易轻松。

    赵柽看向对面众人,众人也都一脸呆滞地看他,任谁也没有预料到官家会出这个题目,这分明就是送分题啊。

    而且大多数人都知道赵柽没去过江南,连江南都没去过,又如何写杭州西湖?

    道君皇帝挺词压曲的想法在此刻已暴露无疑,众人都心中更加有数。

    但只有赵柽才明白,什么词曲,道君皇帝根本在乎的不是这些,他只是想打压自家罢了,自己不管挺什么,道君皇帝都会反着来,毕竟樊楼的事他老人家还没报仇呢。

    对面出人,仿了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填了首西湖词。

    赵柽冷笑:“败作!”

    随后在殿内人目瞪口呆之下,开口作了一首西湖曲。

    道君皇帝在上面揉了揉眼睛,这不可能啊!老二没去过杭州,怎么能写出这么淫靡奢浪的西湖曲?听着他都想往江南跑一趟了!

    不行,还得想办法!道君皇帝继续出题,这次须再远点,广南西路,南天海角,写琼州风色!

    这下殿内所有人都蒙了,不但秦王没去过,他们也都没去过啊!

    那地方是贬谪之地,谁没事渡海跑那去啊!

    那地方孤悬海外,一州三军,琼州领五县,昌化军领三县,万安军领二县,吉阳军领三镇,总领海南地区,广南西路辖制。

    写那地方的风色?或许有风色,但谁都没见过。

    可没见过也得写啊,硬着头皮写吧,闭着眼睛编吧。

    反正有海,没见过南边海的,总看过东边海,照葫芦画瓢填一只词牌子就是。

    对面出来一人,这个题目也不必挑挑拣拣了,随便想个词牌子就填,好不好也就那么回事了。

    出来的词家填完,赵冷笑一声:“这是什么词?败作!”

    这次对面的词家既不气也不恼,看着赵柽笑道:“这词下官确是做不好,还请秦王指教!”

    赵柽开始作曲,只思索了几息便填了一首水仙子,道君皇帝听得目瞪口呆,这怎么回事儿?怎么老二填的有模有样?琼州真像他曲子里说的那样吗?

    不对,不对,他不可能去过琼州,可朕也没去过啊,不知道他曲子里说的对不对啊!

    这老二实在是太可恶了,这不是欺朕没去过琼州吗?这是在骗朕啊!

    道君皇帝一时后悔出了这个题目,殿内众人也都心生疑惑,没一个去过的,猜测大抵赵柽也是胡编,只是这编得真不错,比那词家编得好太多了,听着曲就和真是琼州那边似的。

    赵柽面无表情,他觉得道君皇帝还会出幺蛾子,不到黄河心不死。

    果然,道君皇帝又开始出冷门之题,一个题目比一个题目怪异荒僻,本来是想难为赵柽,结果把那边的词家给难得吭吭哧哧半天也填不出一阕词来。

    在赵柽一句句“败作”话语之下,除了周邦彦之外,所有人都轮了一遍,无一不是落败。

    这时,道君皇帝的脸都青了,周邦彦坐在那里也沉默不语,不知心中在想什么。

    道君皇帝道:“周爱卿,该你出手了。”

    周邦彦开口道:“官家,臣觉得与秦王只对一局已是足够。”

    道君皇帝皱眉道:“只对一局吗?”

    周邦彦点头道:“秦王天资纵横,才思敏捷,臣觉得对上一局已是够了。”

    道君皇帝点了点头,周邦彦这么说他也只能同意,毕竟这词曲辩驳,是周邦彦提出来的,既然他想一局定输赢,那也只能按照他的想法来。

    道君皇帝又看向赵柽,赵柽笑道:“官家,臣无所谓,全以周大家所说。”

    道君皇帝沉吟道:“既是一局,那朕要好好想个题目。”

    他心中暗自寻思。

    周邦彦擅长风流艳婉之词,而这恰恰是赵柽最不擅长的。

    想一想这老二,至今为止连个妃子小妾都未娶纳,又知道个甚么风流艳婉。

    那夜樊楼,本来想强占花魁,结果还丢下赵元奴落荒而走。

    想到此处,道君皇帝心中有了分数,道:“这一题就以风流放诞为题!”

    风流放诞?众人一听就明白了道君皇帝的意图,这秦王虽然号称第一风流才子,可实际上却根本不够风流,以往诗词文章几乎于此从不搭边,至于那首长相思,写的乃是相思之苦,却不是风流。

    赵柽闻言不语,默默低下头,果然如此,以这个题目压轴挤兑自己,他给赵元奴送去的三首词,最后一首恰恰与此有关。

    周邦彦出座礼道:“官家,那臣就开始了!”

    道君皇帝道:“周爱卿开始吧,朕亦是好久没见周爱卿有新词了。”

    周邦彦应了一声,随后对乐工道:“起调,调寄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这个词牌子,之前有几种不同体,周邦彦对其更调更字,变为一种新体,也算是重新造了一遍,当世填此词,皆以周调为准,后世沿之。

    听着乐声响起,周邦彦开口吟道: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

    一曲罢,殿内静默了片刻,随后叫好之声爆发开来,经久不绝。

    道君皇帝开口道:“当传后世,当传后世啊!”

    就算是赵柽也微微点头,这词不错,周大家人老心不老,这等年岁还能写出这种风流浪荡之词,可见宝刀未老。

    半晌之后,众人的目光落在了赵柽身上。

    道君皇帝语气玩味地道:“秦王,现在可填曲?”

    赵柽抬头笑了笑:“官家,周大家珠玉在前,想来寻常小令已是无法相比,臣……填一组套曲吧!”

    套曲又名套数,就是在同一宫调内,连接许多曲牌成一组曲,来歌咏一个内容,可写景抒情,也可叙述故事。

    他微微思索道:“这支套曲概由三只曲牌组成,分别是一枝花、梁州、结音。”

    说完后他让小宦官将曲谱送去乐工,好半天乐台那边才熟悉完毕。

    赵柽看了眼众人,嘴角微微含笑,吟道:

    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自生来折柳攀花,于世里眠花卧柳。

    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倜傥,不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

    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哪!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

    ……

    一曲吟罢,殿内所有人。

    无论道君皇帝,还是王黼蔡攸白时中。

    还是周邦彦与那些词家。

    还是大小宦官与丝竹乐工。

    仿如木雕泥塑,呆呆愣住。

    全都傻眼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