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德国来信

第一百七十五章 德国来信(2/2)

时对文学、音乐都非常感兴趣,尤其擅长弹钢琴,不过最终他的兴趣还是转到了物理学上。

    只能说世界损失了一位优秀的音乐家,却收获了一个开天辟地的科学巨匠。

    普朗克在电文最后终于又想起来

    “正事”,加了一句:“如果能够来德国,一定要与先生当面探讨物理学最高深的奥秘。”普朗克与西门子等人一样,都认为德国才是当下世界科学的中心,而且他为此更是深深自负。

    即便在一战后,德国损失极为惨重,差不多被一撸到底,赔款额多到几乎没有上限;也遭到国际科学界排斥,从1919年到1925年间举行的275个科学会议中,有165个没有邀请德国人。

    但德国的科学依然突飞勐进,在多个领域均取得了巨大进展。那时的普朗克已经成名,1918年他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言时说:“就算敌人剥夺了我们的国防力量,就算危机正在我们眼前发生,甚至还有更严重的危机即将到来。有一样东西是不论国内还是国外的敌人都不能从我们手上夺走的:那就是德国科学在世界上的地位!学院的首要任务就是维护这个地位,如果有必要的话,不惜一切代价来保卫它!”当然了,德国的科学这时候确实非常强,大牛太多,甚至爱因斯坦本来也是德国国籍。

    至于美国,现在还是在追赶阶段。不过在二战后,科学中心迅速转移到了美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许多德国科学家逃亡到了美国。

    李谕此前还收到了哥廷根大学希尔伯特的邀请,德国肯定是会去的,于是回道:“我定将亲赴德国向教授当面求教。”——在美国待了这么久,清朝驻美大使梁诚终于得到了会见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机会。

    如果是在后世,驻美大使地位是很高的。但众所周知,外交实际上看的是综合国力。

    “弱国无外交”、

    “落后就要挨打”,估计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最深刻最惨痛的两个教训。

    反正以如今清朝的地位,梁诚真心只能等人家的空闲时间。李谕收到梁诚的电报,火速从纽约回到了华盛顿。

    梁诚见到李谕后对他说:“这次会面很重要,西方人一贯重视第一印象,我们要拿出最佳的状态,争取让美国同意重新招收我们的留学生。”李谕说:“此事当然要争取,另外,大使也可以提议让美国停止索要庚子赔款。”梁诚讶道:“停止庚子赔款?!怎么可能。”即便梁诚是刚上任,也明白这是一件极难的外交事件。

    李谕说:“美国在庚子赔款上提出的缘由是弥补其在义和团运动中的损失,但显然美国所求的3000余万两白银远远超过他们的实际损失。”梁诚叹道:“我明白,但……”李谕说:“相比其他国家,美国是最好争取的,如果这件事办成,绝对是一件有功于社稷的大事。”当初八国联军龌龊地讨论赔偿数额时,美国就感觉数字有点高,因为美国现在的政策并不是军事扩张性质,还是希望搞贸易。

    所以出于自身的长远利益考虑,建议把赔偿数额定在合理范围之内,这样也能避免中国经济崩溃,否则大家都落不着好。

    但列强均不甘于落后他国而竞相勒索,最终共同炮制了数额巨大的庚子赔款。

    梁诚思忖道:“就怕触犯了美国人的逆鳞。”李谕说:“这可不是什么逆鳞。现在美国的排华法桉已经让其产品倾销遇阻,他们也想通过其他方式找补回来,况且你看美国像缺钱的样子吗。”梁诚自然知道美国的强大实力,而且美国似乎也确实没有什么殖民地,相比欧洲列强,看起来更

    “人畜无害”一点。梁诚说:“我放在心上,有机会了定会提出来。”梁诚是聪明人,这种事当然要在外交上处理得圆滑一些。

    李谕点点头:“咱们可以建议他们将退还的赔款用于教育事业。”梁诚本来就是想要打通两国之间的教育渠道,听李谕这么说,感觉的确可行。

    历史上,要到差不多明后年,梁诚才会正式提及此事,但必然是越早越好。

    按照实际情况,当美国决定退还庚子赔款时,清政府已经赔偿了超过半数。

    虽然退还的庚子赔款确实做了实事,建设了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着名学校。

    但钱其实还是咱自己的。这种事怎么说哪,还是打个比方吧:小明冲进你家打砸抢,你因为挣扎弄脏了小明的衣服,小明的衣服损失了100块钱。

    但是小明却依靠武力与你定下协议,让你赔偿一万元。后来,当你赔偿了6000元时,找小明讨还。

    于是小明说:已经赔给我的6000元我不退了。剩下的4000元,我可以免掉,但只是名义上免掉!

    这些钱你要打到银行的一个账户,叫做

    “教育资助”的账户。所以你还是要把剩下的4000元打到账户上,然后小明还找了律师监督,这些钱只能用来给你交学费,不能挪作他用。

    美国所谓的退还庚子赔款,就是这么个道理。美国一共要了3200多万两赔款,中国已经赔了一多半。

    所谓的退还,就是剩下没赔的那些不要了,但这些钱中方还是要实打实拿出来,并且按照他们的要求来用,比如教育。

    他们早就得到了天大的好处,远超损失。然后借花送佛,免掉剩下的赔款,又卖了个大好人。

    这一招外交手段真的很高明很高明,让很多人感觉美国似乎做了天大的好事,为其歌功颂德。

    至于其中缘由嘛,大家还是自行判断吧。总之李谕还是认为,唯一能感谢的就是梁诚这些外交人的智慧与努力。

    梁诚本来就是个留美幼童,非常明白办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这么多钱能放在教育上,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梁诚兴奋道:“李谕小友说得太好了!你的建议正中我下怀!”虽然李谕知道梁诚以后肯定能办成,但作为当事人,梁诚心中还是没底的。

    来到白宫时,他们先见到了时任美国国务卿约翰·海尹。这位主可能大家没听过,但他强力主张的

    “门户开放,利益均沾”政策,各位想必不陌生。国务卿在美国政坛上一向是个极为重要的位置,至少能排在第五六位的实权位置。

    海尹受过严格的大学教育,而且学的是对从政很有用的法学,青年时代一直追随林肯,是他的私人秘书。

    南北战争时又被授予了上校军衔,此后一直活跃在政坛,是个很成熟的政治家、外交家,此外,他还帮助美国取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

    总之在美国历史上的一众国务卿中,是拔尖的。海尹此时正在与几位高官聊天,见到梁诚后说道:“梁大使,还请稍等,总统先生很快就会有空闲。”梁诚说:“有劳海尹先生。”海尹似乎心情很好,闲聊道:“当初贵国的李鸿章大人来过我们美国,我记得他当时可是前拥后簇,仆人不少。怎么先生却不太一样?”梁诚苦笑道:“现在清国太穷了,哪有钱请什么仆人。”海尹又说:“当初李鸿章大人还对我们的摩天大厦甚为赞叹,希望也在贵国兴建。”梁诚继续卖惨道:“国家财政的银子都拿来还赔款了,哪还有钱搞建设?老百姓都苦不堪言,消费能力几乎已经丧失。”海尹张了张嘴,美国并不希望看到这些,毕竟还要往中国卖商品,他感叹道:“清国支付给美国的赔款,也确实远远超过了美国在义和团事件中受到的实际损失。”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之前李谕已经给梁诚打了预防针,这话再从美国国务卿嘴中说出来,梁诚更加坚信了李谕的判断,有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