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有不得了的人物

第一百八十九章 又有不得了的人物(2/2)

今大都集中在旧金山。

    趁着目前汽车整体规模不大,打打口碑。以后生产销售规模大了,还是得在国内通过教育培养更多的人,且销路大了,在国内设厂也能够极大压缩运输成本。

    一下子就想得远了。利兰先生的儿子威尔弗雷德此时走进房间,说道:“父亲,那两人依旧不走,要不您去看看?”利兰吸了口烟斗:“都说了我们根本不懂如何制造他们要求的发动机,让他们去找别家。”威尔弗雷德说:“但他们说目前最好的发动机制造商都在底特律,别的地方找不到更好的。”利兰说:“那就没办法了,谁能造出来航空器的发动机?简直开玩笑!如果出了事,我的发动机工厂都要跟着倒霉。”威尔弗雷德说:“好吧,既然父亲不同意,那我就想办法让他们走。”

    “等等!”李谕讶道,

    “刚才是不是说到了航空器?”威尔弗雷德说:“没错,我们听到时也觉得不可思议,哪有这样的东西,能靠着发动机上天。”李谕连忙追问:“找来的两人叫做什么?”威尔弗雷德说:“他们好像是兄弟两,都姓来特。”

    “来特兄弟?!”威尔弗雷德说:“怎么,他们很出名吗?听他们自己说,以前是做自行车的,没什么不得了吧。”李谕说:“能不能也带我去见一下他们?”威尔弗雷德说:“他们就在另一间办公室,在我拒绝他们之前,你还有时间和他们见面。”

    “快带我去看看!”李谕说。此时的来特兄弟还很年轻,都只有三十多岁。

    进入办公室后,两人立刻起身,急切地问道:“利兰先生同意为我们制造发动机了?”威尔弗雷德摊摊手:“很遗憾,并没有。我们公司无法冒这么大的风险为一台还在实验阶段甚至堪称臆想的东西制造发动机。”哥哥威尔伯·来特叹了口气说:“实在是太遗憾了。”弟弟奥威尔·来特还想争取一下:“请你再转告利兰先生,我们的飞行器已经足够稳定,不会出现人身伤亡。”威尔弗雷德说:“父亲的意思已经很明确,我们不会冒这么大的风险。也请你们理解,因为我们的工厂同样起步不久,刚有了稳定的订单,不可能做商业上的冒进。”来特兄弟颓然道:“我们理解。”

    “那么,抱歉了。”威尔弗雷德走后,两兄弟很是沮丧:“如果没有动力,我们的飞行器不可能只依靠风力起飞。”

    “再去找找别人吧。”

    “底特律我们快要转遍了,恐怕不会有什么结果。”李谕突然说:“或许,我能稍微帮一下。”来特兄弟还以为李谕是利兰公司的一名工程师:“先生是?”李谕自我介绍:“本人李谕。”

    “黑头发,黄皮肤……你是报纸上那个科学巨子李谕?”来特兄弟说。李谕说:“就是我。”

    “见到你真是太荣幸了!您怎么也会在底特律,是要订购汽车?”来特兄弟说。

    “并不是,”李谕说,

    “其实我是在和利兰先生以及福特先生谈一点技术上的事情,也涉及到了发动机。话说,你们现在是需要一台能够放在飞机上的发动机?”

    “您竟然知道‘飞机’这个词语?!”哥哥威尔伯·来特说,

    “这只是我们私下里的称谓。”李谕说的是airne,此后其实基本都简化成了ne。

    李谕笑道:“这个词语很贴切不是吗。”

    “你也知道我们的飞行试验?”弟弟奥威尔·来特说。

    “当然,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李谕说。现在已经有了一些关于来特兄弟制造双翼滑翔机进行试验的新闻,不过根本没什么人关注。

    奥威尔·来特说:“我们经过上千次风动试验,对超过200个机翼进行试验,已经设计出了能够提供足够升力的机翼截面形状,安装这种机翼的滑翔机能够实现1000米以上的滑行距离。但我们却没有精力也不懂发动机,可我们知道,没有动力是不可以的。”从1900年开始,来特兄弟经过不断钻研,已经在飞机结构、空气动力学上实现了巨大突破,目前这个关口的确到了他们快要进行真正的动力飞机试验阶段。

    两人已经开始制造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飞机

    “飞行者一号”。这架飞机是双翼滑翔机,但动力飞机自然需要发动机,而市面上根本没有这种发动机。

    ——好像这么说有点废话,飞机都没出现,怎么可能提前有飞机发动机。

    但这个问题确实难住了兄弟两人,没有任何一家发动机厂家愿意冒险提供。

    历史上他们是由自家自行车店的一名机械师泰勒搞出的发动机。来特兄弟一直做的是一家叫做来特兄弟自行车公司的企业。

    这也没啥好奇怪的,后来一家搞拖拉机的厂子还成了顶级跑车企业——兰博基尼。

    二十世纪初的发动机远没有后世那么复杂,许多高精尖的技术并没有使用,就挺

    “原始”的,制造难度相比之下要小多了。当然也并非随随便便就能造出来。

    李谕是懂发动机的,他说:“我能给你们想想办法搞一台发动机。”

    “你?”来特兄弟惊讶道,

    “你也会做发动机?”李谕说:“试试应该问题不大。”正好李谕现在研究的就是传动系统,李谕继续说:“我想你们的需求就是一台重量低、并且能够与机身两侧螺旋桨进行链式链接的发动机吧?”奥威尔·来特惊呼:“你竟然对我们的飞行器构造如此熟悉!”李谕笑道:“要是不熟悉,我也不敢说这话。”也是巧了,很多人可能见过来特兄弟飞机的照片,但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来特兄弟这架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飞机用的气动布局竟然是鸭式布局。

    要知道后来美国飞机一直采用的都是常规布局,美国的各种战斗机同样是常规布局,包括波音等企业生产的民航客机用的也是常规布局。

    后来是二战前期苏联工程师发现,如果把水平尾翼移到机翼前方,就可以用较小的翼面达到更好的操纵效能。

    这就是所谓的鸭式布局,挪到前面的水平尾翼就叫做鸭翼。之所以叫做鸭翼,是因为人们觉得这种飞机像飞起来的鸭子。

    但李谕实在是看不出来哪里像飞起来的鸭子,难道是因为从来没见过会飞的鸭子?

    这种布局咱们熟啊!咱们的战斗机设计很多理念是继承自苏联的设计思路。

    而且到了李谕穿越前,已经可以说青出于蓝。像歼-10、歼-20就是用的鸭式布局。

    总之,鸭式布局虽然在战斗机上很好用,但相应的设计难度很大。后世的航空理论何其发达,而且是在先有成熟的常规布局后,苏联工程师才开始搞的鸭式布局。

    来特兄弟上来就用鸭式布局,的确是更难搞。不过毕竟是早期的尝试阶段,没什么可说的。

    甭管什么布局,能飞起来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