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两百零三章 再会才女吕碧城

第两百零三章 再会才女吕碧城(2/2)

,荣大人。”这回轮到荣庆有点尴尬了。

    但谢煜希已经知道情况,直接转身离开。走了一段路后,谢煜希停下脚步,问道:“现在中国境内,有没有女子高校?”李谕想了想说:“女校有,但招收女子的高校似乎还没有。”谢煜希说:“那么女子大学或者兴办女校,也应当放在议题之中。”李谕说:“女校当然要办,不过恐怕如你所见,阻力很大。”谢煜希当初在美国,也读不了哈佛大学本校,只能上拉德克利夫学院。

    美国的女子教育尚且如此,晚清可想而知。谢煜希说:“阻力大也要办。”想不到她还挺坚决,李谕说:“你都拍板了,我也没什么好说的。如果碧城知道,肯定非常欢迎,她可是坚定的女权提倡者。”

    “就是你说的那位文才极好的女子?”谢煜希说。李谕回答:“对的。”

    “将来可以一见。”谢煜希说。今天的事情算是办砸了,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李谕与谢煜希回到北京饭店时,有两人等在此地。

    “阁下可是李谕先生以及谢煜希女士?”对方问道。李谕说:“没错,请问二位是?”

    “容我介绍一下,我叫宋耀如,这位是温炳忠,我们是来自上海的商人。”好嘛,竟然是宋氏三姐妹的父亲宋耀如,以及姨父温炳忠。

    他们两个现在上海经商,主要做出版行业以及机械进出口。李谕说:“幸会幸会!二位来是有何事?”温炳忠说:“我们得到消息,现在美方放开了留学通道,但是需要经过美方认可的基金会。洽闻你们便拥有一支教育基金,所以特来拜会。”谢煜希说:“你们的消息好快。”实际上,他们在船上待了三周,这个消息早就传回国了。

    宋耀如说:“我们二人都曾经在美国大学读书,对美国的教育水平十分认可,同时知道美国有些大学招收女生,所以为此而来。”宋耀如当初在美国上的是神学院;而温炳忠则直接就是第二批留美幼童。

    谢煜希说:“宋先生的意思,是要送女儿去美国读书?”宋耀如说:“目前的确只有长女年龄尚可。”宋耀如的六个孩子后来都是在美国上的大学。

    温炳忠问道:“我们只知道要找到基金会,不知道还需要什么条件,需要多少银子?”谢煜希说:“没有什么特别条件,也无需给我们钱。其实美国政府列出这样的条件,不过是想先限制一下数量。我们给你开个证明就是。”宋耀如早就准备好了钱,没想到对方压根不收,而且几句话就答应,甚至有点不知所措:“这样就可以?”谢煜希点点头:“稍等,我给你们做个文件。”谢煜希动作一向麻利,很快签好了一份证明材料,拿给宋耀如:“届时交给海关以及你们想要进入的学校就可以。”宋耀如感激道:“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要不你们还是收下这些钱吧。”宋耀如并不缺钱,但谢煜希更不缺了。

    而且虽然美国也是看钱的社会,总比目前腐朽的晚清干点啥都要钱好不少。

    谢煜希拒绝道:“我们是教育基金会,怎么会因为教育收钱?”宋耀如和温炳忠混迹上海滩这么久,洋人也见过不少,这样的情况属实头一次遇到。

    谢煜希又说:“只要你们确确实实送女儿去读书,哪怕我们基金会出学费也可以。”宋耀如忙说:“太客气了!我们怎么好再麻烦!既然为此而来,我肯定就是要让女儿上大学的,而且我所有的女儿都要上大学。”清末有这样的觉悟,的确不简单,当然也是因为他自己就是个留美学生。

    温炳忠同样抱拳道:“实在多谢!”他们走后,谢煜希说:“如果有钱人都这样,就好了。”李谕笑了笑说:“改变是个过程。”谢煜希说:“京师大学堂这条路既然走不通,我准备联络一下在京的美国教会学校,从他们那儿了解一下情况。”这是条好走的路。

    李谕说:“也可以去天津、上海的租界看看,里面的教育阻力会小一点。”谢煜希点点头:“都会去。”现在京城的教会学校有不少,谢煜希很快差不多摸了个底,普通学校办起来还好说,如果是女子学校,就有点难度了,唯一的线索就是美国公理会所属的贝满女校。

    谢煜希找到了贝满女校校长麦美德,得知她已经在贝满女中开设了大学课程,并且准备继续开办女子大学。

    这可是件不简单的事。麦美德在知道了谢煜希的背景后,非常欢迎她:“我虽然准备建设女子大学,但我们的资源实在太少,不仅生源少、教师少,就连校舍也少。”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麦美德此后创建的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就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女子的大学。

    只可惜规模实在太小,刚成立时,学生只有四人。教师则只有两名,外加三名助理教师。

    一直到1910年,学生人数也仅仅上升到10人而已。不仅如此,受环境所限,中途辍学的有不少。

    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在1920年并入燕京大学时,前前后后一共仅毕业了学生72人。

    不仅学生辍学,教师也很难留住,主要还是因为没钱。在1905年以后,海关、商行、官办学校和政府机关聘用了很多受过现代教育的中国人,支付的薪水比教会学校高很多,所以很多教师纷纷离校。

    即便困难重重,校长麦美德也从未放弃过办学。她的贝满女中走出了不少名人,最出名的就是谢婉莹了,也就是冰心女士。

    此后华北协和女子大学并入燕京大学,麦美德又正式出任燕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个女部主任。

    谢煜希知道办女学困难很大,所以资助现有女校是个好办法。

    “我们的基金会可以提供资金上的支持,包括女子中学以及将要兴建的大学。”谢煜希说。

    麦美德当然知道卡耐基家族的财力,在胸前画了个十字:“主会记住你们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