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 第二百九十七章 画大饼

第二百九十七章 画大饼(2/2)

进。

    将来拿到大笔融资后,肯定少不了要技术先进、质量优秀的好产品铺市场,竞争也会不期而至。

    李谕要拿出不同档次、不同价位的产品应对不同的需求。他继续通过三极管增强了无线电设备的抗干扰能力,并且提高了无线电的覆盖范围。

    这两项可以说是目前无线电客户最渴望的。举个惨痛点的例子,九年后的泰坦尼克号事件。

    当时船上其实装有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装备,而且船上的报务员收到过冰山警告,不过报务员却一直忙于收发个人电报,没有看到。

    碰撞发生后,泰坦尼克号发出的求救信号到达了最近的

    “加州人号”轮船。巧合的是,加州人号的报务员在事故发生前的十分钟刚好结束值班,没有看到!

    这些尚属于人祸。但不得不说泰坦尼克号上马可尼公司的无线电设备技术不过关也难辞其咎。

    因为事故的前一天,无线电报机出现过故障,导致

    “重要的”乘客个人电报堆积如山,才让报务员忙得不可开交。大家需要知道一个当时的情况,在无线电刚刚诞生的年代,船上的无线电很大程度上也是个虚荣的载体,能够满足那些希望通过向朋友发送海上电报吹嘘自己经历的旅客:在上流社会看来,一封发自海上的电报颇为

    “时髦”。除了马可尼公司无线电设备技术上的问题,以及报务员无法对通信的轻重缓急进行程序区分外,船上无线电设备抗干扰能力差、信道容易干扰的问题也很严重。

    这导致泰坦尼克号在进行致命之旅时,无法清晰接收到其他船只发出的冰山警告。

    总之泰坦尼克号事故的发生存在很多因素,人为的无法避免,但技术上的总归可以弥补。

    ——只不过人为因素改变不了,或许仍旧无法让此事故消弭于无形。但在随后的救援工作中,无线电还是发挥了作用。

    否则以当时的天气情况,如果没有无线电设备持续发出的求救信号,所有乘客恐怕都难逃厄运。

    李谕属于未卜先知,他完全知道无线电的发展方向,甚至都不需要像马可尼那样搞合同欺诈以及妄图垄断的小动作,都能够大规模占领市场。

    李谕照例申请了这两项抗干扰及提升覆盖范围的专利。当然它们会导致产品价格大大提高,只能面向远洋轮船之类的大客户。

    纽交所预挂牌后,李谕第一时间就收到了采购请求。来的是美国海军。

    现在的美国海军并不庞大,但好歹是个孤悬海外的国家,对海军的重视与生俱来。

    “请问是ly公司的李谕先生吗?”李谕看着这个穿着海军军装的人,问道:“是我。您是?”

    “我来自海军作战部,您可以称呼我为亚伯少校。此前行政部门告诉我,贵公司拥有一项非常先进的无线电技术,我们有意进行采购。”

    “你们来得还真快,我刚刚拿到新专利。”李谕说。

    “太好了,我们就需要最新技术,”亚伯少校说,

    “海军需要采购20套无线电设备,预算在40万美元。”李谕压根想不到一上来就有大单合同。

    今后民用领域的需求还要远大于军事领域,如果能在海军这种政府系统中打出声誉,此后民用领域的订单会源源不断。

    李谕问道:“按照常规,是不是应该投标?”亚伯上校说:“真是,因为我们也邀请了马可尼公司进行投标。”这会儿马可尼公司的影响力是更强的,因为特斯拉之前实在是太躺平了,并没有造出多少无线电设备,知名度没能打出去。

    反而马可尼借着自己较为敏锐的商业头脑在不断扩张。他此后能拿诺贝尔奖也是有原因的。

    李谕从亚伯少校手上拿过招标书,海军的要求对他而言并不复杂,正好就是他申请专利的抗干扰和覆盖范围需求。

    但看了看招标书后,发现海军的要求真的挺严苛,招标书中言明想要达到洲际的通讯能力,或者超过3000公里。

    好在给的预算足够,借由三极管的放大作用,应当可以做到。李谕拿着招标书找到特斯拉,放在他面前,问道:“特斯拉先生,您有没有醒酒?”特斯拉揉了揉眼睛:“你有好酒?”

    “想喝酒的话,等我们拿到合同,赢了你的大对头马可尼后,我会陪着你喝到天亮。”从历史上看,失去无线电的专利对特斯拉影响还是很大的,否则他晚年不会那么穷困潦倒。

    特斯拉看了一眼招标书:“40万美元?!”李谕说:“不过是开胃菜,有没有兴趣大搞一把?我们可以抢夺下全世界的无线电市场,而且可以吞并马可尼的公司。”

    “吞并马可尼?”特斯拉眼睛终于亮了起来,

    “听起来非常让我感兴趣。”李谕又拿出上市的合同和一份聘任合同:“另外,我的ly公司已经成功上市,将会获得大批的资金,我正式邀请你成为技术总监,你有意向吗?”

    “上市?技术总监?”特斯拉又有些蒙住。他此前在两家公司做过事,最早的爱迪生电灯公司,以及后来的西屋电气。

    在这两家公司他都不是高管,只不过是技术人员。而且目前美国的许多公司并不重视技术人员,看待他们与看待普通工人区别不太大,只不过开的薪水会多一些。

    技术人员很少能够进入管理层,除非自己就是创始人。而特斯拉自己也短暂开过一家公司,不过他显然并不擅长经商,公司非常不成功,最后还莫名到了别人手里。

    “技术总监是什么职位?”特斯拉问道。李谕说:“高管,并且是能够进入董事会的高管。”特斯拉彻底燃起了热血,能够成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高管,不用想就知道会挣很多钱,将来还能继续搞无线电能传输试验也说不定。

    “我同意!”特斯拉说。李谕微微一笑,他知道特斯拉已经没有退路,再加上这么高的条件,绝对没有理由拒绝。

    李谕接着拿出一份设计书:“最近我在研制一项新的无线电技术,不过遇到了一些信号解调上的瓶颈,正好需要你的帮助。”特斯拉揉了揉眼睛,仔细看了一会儿,酒瞬间醒了,大呼道:“这,这怎么可能!?无线电竟然可以传输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