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一百五十二章,离谱(求订阅)

第一百五十二章,离谱(求订阅)(2/1)

    转过天,今天是十二号,宜出行、结婚、搬家等,所以今天回门刚刚好。

    既然是要回门,少不了要带礼物,还得早一点过去才行。

    今天还得上班呢,没办法请假。

    结婚请了一天的假期,已经很不错了,回门还想请假?

    东直门鸽子市,满头大汗的许多年,结束训练,擦了擦汗,换上一身破烂衣服,走了进去。

    静悄悄的鸽子市,今天来的人依然很多,梨子这样的水果,依然是主角。

    京城周边,在这个季节应季水果不多,除了大白梨,就是苹果了。

    不过,苹果嘛,酸死了,遇到又大又甜又红的苹果,真的很少见。

    今天的许多年,却碰到了两箩筐的红苹果。

    “同志,这苹果怎么卖?”

    如此好看的红苹果,不直接去供销社等收购卖,怎么还跑鸽子市来了呢?

    难道这里的价格可以更高一些?

    不等对方说话,许多年旁边又多了一个人,同样是询问苹果价格的人。

    显然这红苹果挺受欢迎的,价格也是相当吓人,居然是一毛一分钱一斤。

    旁边那人听到这个价格脸都绿了,怒道:

    “就你卖的这个价格,有谁会买?等着亏死吧你。”

    许多年也皱眉不已,但还是询问了一声能不能少一点?

    卖苹果的人不像是农民,反倒是像二道贩子,闻言则是反问许多年能给多少钱?

    “三分钱一斤如何?”

    大白梨的价格很便宜,只有两分五厘钱一斤,红苹果卖这么贵,估计眼前这个二道贩子是想奇货可居呢。

    然而,他说的三分钱一斤,这个价格一出,二道贩子顿时脸黑如墨,挥手让许多年离开。

    离开就离开!

    反正一毛一的价格那么昂贵,还真不信,有哪个沙雕愿意出这样的价格。

    五十年代的京城,虽然也还有不少资本家滞留在城里,可这些人也不会傻乎乎地当冤大头被人宰。

    毕竟两三分钱就可以买到香甜可口的大白梨,为什么要花那么高的价格去买红苹果呢?

    许多年离开之后,没过多久,又看到了有人担着一头有四五十斤重的山羊来卖。

    羊膻味还挺重的,被分成两个箩筐装着,摊位前也聚了两人。

    价格也还好,不算特别贵,都是市场价格六毛钱一斤。

    供销社那边卖的是五毛钱一斤,但供销社需要肉票才能买得到,而且牛羊这样的肉,其实并不怎么受欢迎,肥猪肉才是大家的最爱。

    确认价格时候,许多年也不管旁边的人,直接便让摊主全称给他得了,他自己则是直接掏出了三张大团结。

    “你怎么这样啊?我们还要买呢,同志伱别听他的,凡事得有个先来后到吧.”

    旁边想要买肉的两人顿时不满地冲许多年嘟囔了一句,旋即又催促摊主,赶快割肉。

    而且让摊主割的肉都是很漂亮的部位,其他不好的部位,则是不想要。

    如此挑剔,摊主也不惯着他们俩,直接两个箩筐拎起来过称。

    羊肉的小腿都是骨头,而且也不轻,所以没人喜欢。

    可若是按照对方这么挑剔的话,摊主自然是更愿意卖给许多年了。

    “称好了,除去箩筐的话,一边是二十五斤三两,另一边则是二十七斤五两,总共”

    许多年很快就心算出了结果:“总共是五十二斤八两,按照六毛钱一斤的价格,总共是三十一块六毛八分钱,没错吧?”

    摊主闻言,惊讶地看了一下许多年,接着低头继续算了起来。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冲许多年竖起大拇指道:

    “同志,你的计算能力真厉害,算得又快又准。没错,就是三十一块六毛八分钱。”

    小学二年级的数学罢了,只要多练习,心算速度这么快也不出奇。

    笑眯眯地把三十二块钱递给了对方,许多年拿回找零的三毛两分钱,便把两边的羊肉放进自己身后的背篓里。

    今天本来就是要大采购的,或者说许多年每天来鸽子市,干的都是大采购的活。

    所以,背篓、袋子这些肯定是准备好的了。

    买好了羊肉之后,他就直接离开了鸽子市,几分钟后再次返回鸽子市,他已经换了一个人。

    羊肉已经被他扔进空间里了,并且还用油纸加报纸给包裹好,这样一来,等下回四合院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拿出来了。

    再次回到鸽子市,许多年又收购了不少粗粮细粮。

    不过,大部分人卖的粮食都不多,基本上都是十几二十斤的粮食。

    因为这个重量不沉,也很好交易。

    其次便是这些粮食或许就是他们自己家里能拿出来的全部或最多的粮食了。

    当他准备把这些粮食拿出去鸽子市放好的时候,刚巧便看了老头儿,那个自称是山野村夫的老中医。

    他便快速离开了鸽子市,然后换回了上次的着装,返回去找老中医。

    等他到的时候,老中医面前已经聚了好几个人了,大家都在瞅着老中医摊位面前摆放的背篓里面的货物。

    一个大背篓,里面装了不少中药、猎物和野菜之类的东西,全都是好东西。

    “老同志,您这些东西都怎么卖呀?”

    他蹲下来交谈,老中医正要回话,便看清楚了许多年的脸,不由楞道:

    “我好像见过你.”

    “那是当然了,上个月我们不是刚见过一次嘛?当时就是我把您带来的腊野猪肉、老山参这些好货儿给买走了嘛.”

    听他这么一说,老中医也恍然大悟了起来,笑着点头。

    寒暄了几句,老中医便进入了买卖的流程,把这些货卖了换钱。

    背篓里的猎物,是许多年没有见过的傻狍子,他没要这肉,被别人买走了。

    不过,中药、野菌菇等,则是被他拿下了。

    不多时,老中医背篓里的东西全都被大家给买走了。

    看得出来,卖完山货的老中医,脸上都是乐呵呵的表情。

    许多年趁机跟对方交流了起来,询问如果是一般人想要自学中医的话,先看什么书?

    老中医看了看他一眼,并没有戳破他的小心思。

    “如果是完全没有中医基础的人想要自学中医,首先需要背诵并且熟记《药性赋》、《汤头歌诀》、《医学三字经》、《脉诀全卷》等”

    “《脉诀全卷》里有很多脉象,其中二十八种脉象的所有病症都要熟记于心.”

    “还有就是必须熟记认识三百多种中药的花、枝叶、皮、根、全草、果等等”

    前面这些还好,许多年自觉可以做到,可是听到后面,他整个人顿时傻眼了。

    比如对矿物药的认识,动物药的识别等,并学会常用药物的切,炒炮制,如半夏的姜汁炮制,马钱子的沙烫炮制,矿物药的锻治,如自然铜的醋锻等等。

    这些完完全全就是古代中医必经之路,也是必须要学会的。

    毕竟古代一个中医不会熬制药汤的话,压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中医。

    “我师父最拿手绝活是一个枳壳能切108片,而且片片薄如蝉翼,当时我师父就说了,能做到这一步,就可以出师了”

    听完老中医的话,许多年咽了咽口水,虽然他不知道枳壳是什么,但听说可以切成薄如蝉翼的一百零八片,他就知道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更别说其他了。

    “老同志,还有没有其他需要看的书籍?比如什么伤寒论之类的?”

    能不能做到先不说,反正许多年很感激对方,毕竟对方已经给他指明了道路。

    “嗯,这个伤寒论要看。”老中医似笑非笑地看了许多年一眼,接着便道:

    “还有就是《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时病论》、《温病条辨》、《付青主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