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都市小说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二百零二章,阎埠贵借钱(求月票)

第二百零二章,阎埠贵借钱(求月票)(2/1)

    设计院,第五设计室。

    下午的许多年,很开心。

    因为没人打扰,让他安安静静地看了一个下午的书。

    《医学三字经》这本书已经看完了,不过还没背得很熟。

    记性再好,有些时候,也只是当下觉得已经记住了,但几天后跟半年,或者几年后,还能记住多少,就不好说了。

    学习中医,就是一个不断重复学习的过程,在刚开始学习的阶段,更要夯实基础才行。

    这跟许多年上辈子学习外语是一个道理。

    那个时候他刚上大学,也不是很懂。

    傻乎乎地听着老师的指导,真花了一个半学期的时间,把牛津字典给背下来了。

    那段时间,只要有空,就是抱着牛津字典在背诵,几乎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连同学们都觉得他入魔了,无可救药了。

    直到第二个学期,四六级考试,许多年拿到了七百分的成绩,震惊了整个院系。

    四六级总分也才七百一十分,这个分数,已经十分接近总分了。

    吊炸天!

    随后两年的专四和专八,许多年也是率先通过考试,并且分数都拿到了九十五分以上的成绩。

    专四和专八的总分是一百分,六十分就可以通过考试了,能达到七十分的同学都很牛逼了,拿到八十分以上的同学,可以说是院系里的学霸学神级别的人物了。

    而九十分,特别是九十五分,那就是传说了。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经历,许多年才会有条不紊地背熟这些基础医书,按部就班地来学习。

    直到下班之后,他这才收拾桌面,然后下楼去了保卫科。

    “老许,你的工作也太忙了吧?今天一天都没见着你人影。”

    刚到保卫科,巴特尔便忍不住抱怨道。

    许多年憋着笑,嗯了一下,“你在保卫科待得习惯吧?习惯就好,这里还是很不错的,加油好好干.”

    啪!

    巴特尔顿时没好气地拍掉许多年的手,笑骂道:

    “伱是领导啊?敢跟我这么说话?”

    “行行行,你是领导,行了吧?”

    后者无奈,他赶着回家,懒得跟对方计较。

    询问了一下秦明辉的情况之后,许多年便点点头,然后骑车开溜了。

    按照现在的节奏下去,等时间一到,放秦明辉出来之后,再扔给巴特尔集训一段时间,到时候就可以让其去参军了。

    反正现在距离真正进入部队也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这些时间里面,肯定不会让秦明辉闲着的。

    要不然,估计七天的禁闭就白关了。

    离开单位之后,许多年没有急着回家,而是去了一趟供销社买粮食。

    每月一次的粮食供应,需要用粮本来购买,这就是统销统购政策下的大事儿。

    “同志您好,劳驾您嘞,这是我的粮本,我要买粮,算上九月份和十月份的,两个月的粮食一起,这是粮票和钱”

    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接过粮本,翻看了一下,不由诧异地看了许多年一眼。

    九月份的粮食居然也没有来购买?

    这小子该不会是去鸽子市买粮了吧?

    见对方如此看向自己,许多年微笑着解释了一句:

    “是这样的,上个月我刚结婚,没来得及买粮,吃的都是家里的粮食”

    听到此话,工作人员还笑了一句,“那你们家的粮食还挺宽裕的.”

    五十年代的粮食供应标准分南方北方两种,南方且不说,北方,特别是京城这边,标准如下。

    一、特殊重体力劳动者,50~60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55斤。

    二、重体力劳动者,40~49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44斤。

    三、轻体力劳动者,29~39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35斤。

    四、机关、团体工作人员、公私营企业职员、店员和其他脑力劳动者,27~32斤,

    其平均数不得超过31斤。

    许多年是属于第四类,设计院单位属于处级事业单位,便是机关、团体工作人员。

    因此,每月的粮食就是三十二斤,粗粮细粮比例是五五开。

    这个比例在其他分类中,算是最好的了,因为这样的比例,细粮会很多。

    除了以上四类之外,还有大学、中学等以下年龄段的粮食供应标准。

    一般居民和十周岁以上儿童,24~28.5斤,其平均数不得超过27.5斤。

    周红梅和胡美凤两人就是一般居民,她们是京城户籍,所以也有粮本和粮票供应。

    但她们有这个资格,却没钱,还是得靠家里的男人才行。

    范招娣并不是京城户籍,她跟秦淮茹一样,都是农村户籍。

    所以她才要精打细算,掐着手指头过日子。

    京城是每月二十四号发粮票,二十五日可以提前用下月粮票购粮。

    因此每月25号当天,粮店就会排起长长的队伍,那阵容很是壮观。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在那天去买粮。

    就像许多年这样,家里还有粮食,不急着购买。

    反正粮食放在供销社或者粮店,又不会跑,因为这是计划好的粮食,跑不掉的。

    听到工作人员的话,许多年笑了笑,“现在家里也没粮食了,所以今儿不就来买粮食了嘛。”

    “别人是寅吃卯粮,你家可是卯吃寅粮啊,能一样么?”

    见对方还有继续闲扯,许多年便不说话了。

    工作人员一看,撇撇嘴,也没了说话的兴致,便开始准备粮食。

    俩月的口粮,总共六十四斤呢。

    一斤面粉的价格是一毛八分钱,玉米面是一毛六厘钱一斤、高粱面则是一毛一分四厘钱一斤。

    前者是细粮,所以价格贵一点,后面的都是粗粮,价格稍微便宜一些。

    还有地瓜干是五分钱一斤,因为红薯不易保存,最多就是两三月的保质期,一旦过了时间就很容易生根发芽。

    所以只能切片晒成地瓜干,这样才可以长时间保存。

    “谢谢!”

    许多年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粮食,然后提着粮食走出了供销社。

    六十四斤的重量,对于他来说,非常轻。

    刚走出门口,迎面就碰到了阎埠贵。

    对方看到许多年,顿时眼睛一亮,上前搭话道:

    “许老三,你买粮食了?”

    “嗯,三大爷您也还没买粮食呀?”许多年顿时惊讶不已。

    阎埠贵家里一共有七口人,又只有他自己一个人赚钱,就算有粮本,那也没用啊。

    因为钱不够用!

    他家就只有阎老师一人有工作,阎大妈还申请不到街道办的穷困工作,阎解成也找不到工作,所以根本没钱买粮。

    既然是寅吃卯粮的话,对方应该早早在二十五号就来排队买粮了,不会等到现在才来买吧?

    老抠尴尬一笑,然后鬼鬼祟祟地拉着许多年到一旁,小声询问道:

    “那个,多年啊,你能不能借点钱给三大爷?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许多年无语,找自己借钱?

    别说他不会借,就算借给对方,怕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以老抠的算计能力,跟他沾上点钱财关系,不死也得脱层皮。

    虽说许多年自信不会被对方坑,但何必惹一身麻烦呢?

    当即便面露难色道:

    “三大爷,真不是我不愿意借钱给您,您也知道,我开销大,买房子、自行车、缝纫机等等,这些哪样不花钱?”

    “之前我还是找一大爷借的钱呢,之前不都还回去了嘛,所以我手里头,根本没钱了呀”

    阎埠贵明显不相信,“多年啊,你可是我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你还想骗三大爷我?”

    就是骗你,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