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六十九章 这个人可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啊

第六十九章 这个人可是我的至爱亲朋,手足兄弟啊(2/2)

“不必太过担心!”

    不等秦可卿开口,李云泽蹙眉相对“此事我一肩扛之!无论大司马有何打压,我来就是。”

    “叔叔啊~~~”

    秦可卿感动不已,直感觉李云泽乃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大好人,真正的英雄豪杰人物。

    “这样。”李云泽起身“最近府上忙碌,得过几日我与秦世伯一起去大司马府上,彻底了断此事。”

    李云泽回到荣宁街的时候,这里已然是拉起了白幡,挂上了白灯笼。

    只不过沿途所见之人,没几个面露悲凄之色。

    毕竟贾珍这些年真没做过什么好事,欺压族人的事儿倒是做过不少。

    他死了这事儿,高兴的人更多。

    李云泽还是没能回到府里,因为在大门口的时候,就被内府与三司的人给请走了。

    作为唯一的证人,他的证词直接关系到如何定性。

    刑部大堂上,李云泽再度见到了梁怀仁。

    仅仅只是一夜的功夫,曾经意气风发,在老家横行无忌的梁公子,已经憔悴的不成样子。

    见到李云泽,他的眼泪当即淌了下来“贾兄,我真不是故意的,你要帮帮我啊。”

    刑部正印大司寇咳嗽一声“不得喧哗。”

    梁二河可没闲着,该走的关系都走过了,同为内阁群辅的大司寇,自然也不例外。

    梁怀仁这种公然拉拢证人的事儿,仅仅是一句不咸不淡的话语就带过了。

    给梁公子送去一个安心的笑容,李云泽随即拱手“见过大司寇,大棘丞,总宪大人,王爷。”

    三司大佬都在,刑部正印,大理寺丞,督察院左都御史。

    至于王爷,则是管内府大臣,大名鼎鼎的忠顺王。

    因为贾珍是勋贵,勋贵归内府管辖,所以他也出面了。

    至于说为什么来了这么多大佬,纯粹是因为消息传开之后,以四王八公十二侯为首的勋贵们趁势闹腾了起来。

    皇帝打压勋贵的心思虽然隐秘,可勋贵们又不全都是沙雕,自然也是能察觉到。

    梁二河是皇帝新近提拔起来的心腹大臣,有了这么个打击皇帝心腹的机会,勋贵们当然不会放过。

    实际上以北郡王水溶为首的诸多勋贵,之前就在荣国府里等着贾琏,准备嘱咐他彻底咬死此事。

    李云泽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忠顺王的身上。

    这位在红楼梦的正文里从未出场过,可却是贾家垮塌的重要推手。

    当然了,李云泽不在乎这些,真正让他关注忠顺王的,是这家伙居然对林妹妹怀有不该有的心思。

    穿越红楼梦,呵护林妹妹那是必然的事儿。

    眼前这个丹凤眼狭长,皮肤白皙却胖的跟头猪似的忠顺王,居然敢打林妹妹的主意。

    李云泽的心中,很是自然是在小本本上记下了他。

    感受着李云泽的目光,神情慵懒的忠顺王抬了抬眼皮“见到本王,为何不跪?”

    “王爷,莫非今日会审的是贾某?”

    捏着鼻烟壶的忠顺王,手指猛然一紧。

    “王爷。”大司寇拱手“还是先问事吧。”

    说白了,贾珍死了这个事儿,对于皇帝来说那是好事儿。

    三司大佬与忠顺王,那都是皇帝的人,他们的本心就是想要保下梁怀仁,不给勋贵们借机发飙的机会。

    深深的看了眼李云泽,忠顺王哼了一声,移开目光。

    该谈的事情,之前都已经谈妥当了。

    此时所谓的过堂审问,其实就是走个流程过场罢了。除了哭泣的梁怀仁,其他人全都心中有数。

    古代断案,证人证词与口供,被视为最重要的证据。

    现在李云泽改口说是醉酒之后互相争斗之时误伤,梁二河也不会傻到大喊‘我就是想弄死他’,后面的事情自然也就简单了。

    最终给梁怀仁定了个斗殴伤人,处罚则是杖一百,流放一千五百里,徒三年的罪责。

    杖一百就是个笑话,刑部用杖的都是真正的老手,哪怕表面上看打的要命,可实际上屁事没有。

    流放地是东边,一千五百里的话,从神京过去差不多到他梁怀仁的老家了。

    徒的时限则是最短的三年,基本上就等于是让其回老家修养三年。

    看似严惩,实际上却是高高举起,轻轻落下。

    还有梁二河,落了个管家不严,罚思过的毛毛雨。

    从这方面来说,除了勋贵与贾家之外,所有人都是皆大欢喜。

    此案迅速完结,文书送到皇帝那儿用印之后,就将成定案。

    “贾兄。”梁怀仁感激涕零“等小弟回来,一定大摆宴席,感谢贾兄救命之恩。”

    他之前在长安县大牢被巡城御史看管,之后又转到了刑部大牢,一直都没见到他老子,还把李云泽当做是好人呢。

    “梁兄。”李云泽似笑非笑的拍了怕他的肩膀“流放的路上,可得当心有仇家索命呐。”

    离开刑部,李云泽径直去了永乐坊的破败院落。

    梁家的仆役们,已经将之前他送过去的土特产,全都给送了回来。

    梁府大管家,还送上了厚厚一大摞总额五万两的银票。

    至于梁二河的手书,那自然是要等参将的差遣落实了之后再还回去。

    忙完了这些,李云泽终于是动身返回荣国府。

    他很清楚的知道,一大群人都在等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