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叔,我做你的学生吧

第三百九十七章 李叔,我做你的学生吧(2/2)

自己投的钱要用去做别的事情得抽出来,只派人手不

    出钱。

    甚至于,就连侯君集都急匆匆的赶过来,表示钱不借了只派人。

    很明显,这是得到了指点。

    长孙无忌被指点,李云泽能够理解,毕竟是长孙皇后的哥哥。

    可侯君集...想到了侯君集的女儿嫁给了李承乾,也就懂了。

    商议完事情,李云泽安排酒宴招待客人,还热情的招待客人们四下转转。

    武士彟带着武元庆武元爽兄弟俩跑去了马厩,有关于李家庄有神马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唐。

    过来一看还真是神马,单单是马厩里那肩膀都比人还高的巨型神马,就足以让他们震撼了。

    至于武华与武顺,宅邸里没有女卷,只好李云泽亲自招待,带着她们去了暖房菜圃摘菜。

    不用多说也知道,武士彟这是故意的。

    “叔叔,这是什么?”武华伸手指着紫色的茄子,小脸上满是好奇的询问。

    “别叫我叔叔。”李云泽郁闷不已,被武帝喊叔叔,这感觉可真是不爽。

    武华抬头看过来“那喊你什么?”

    “...算了,叔叔就叔叔吧,叫李叔。”李云泽摇摇头,伸手摘下茄子扔进篮筐里“这叫茄子,浸油做菜非常美味,等会就拿到厨房去做菜。”

    “那这个呢?”

    “这个叫黄瓜,以前是叫胡瓜的。清脆可口,不但能用来做菜,还能直接洗干净就吃。”

    摘下两根黄瓜在水缸里洗干净递给武华姐妹俩,李云泽带着她们在蔬菜区摘了两篮子的蔬菜。

    将菜篮子递给左洪拿去厨房,李云泽带着姐妹俩来到了水果区。

    摘下几颗草莓,洗干净递过去。

    小牙口用力一咬,果汁飞溅鲜美多汁,更重要是那甜味让武华武顺都是眉开眼笑。

    “尝尝这个。”李云泽又摘下了一串红提子递过去“自己去水缸里洗干净。”

    哪怕是勋贵家的孩子,也对冬日里的甜味水果非常满意。

    进了这大棚水果区,就像是孙猴子进了蟠桃园一般,见什么都想要来上一口。

    等到姐妹俩好不容易安静下来,一人抱着一个哈密瓜欢畅的啃着,李云泽这才松了口气,拿了颗火龙果剥皮吃着。

    “李叔。”

    一旁的武华吐了口果子,仰着头看着他问道“你与阿耶说,能弄回来千万斤的香料,是真的吗?”

    “嗯。”李云泽随后回应“差不多吧,若是不够我自然会补上。”

    武华跟着追问“可弄那么多的香料回来,长安城的人能吃的完吗?”

    此言一出,李云泽顿时惊讶的看过来。

    武华的哥哥跟老子都没看出来这一点,一个小姑娘居然看出来,这可真是有够稀奇的。

    他干脆蹲下来,疑惑询问“你怎么知道吃不完?”

    “阿耶以前只有在招待客人的时候,才会让厨房用一些香料,而且就只用一点点。”

    武华取出手帕,拭去李云泽嘴角的红色果汁“阿娘说过,香料很贵很贵的。勋贵之家都只有招待客人的时候才会用,寻常百姓之家更是吃不起。”

    小姑娘的眼神之中满是求知欲“李叔带回来千万斤香料,怎么能卖得出去?”

    “哈~~~”

    李云泽哑然失笑“你阿耶跟你哥哥们都看不出来的事儿,你居然看出来了,真不错。”

    “他们是被赚钱的钱途迷花了眼。”

    武华笑起来的时候,双眼宛如月牙一般“李叔为什么要坑这么多人?”

    看了眼一旁懵懵懂懂,一心埋头吃瓜的武顺,李云泽微微一笑,解释说道“做生意这种事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求量。大唐现在的生产力,只有粮食是供不应求。普通的粮食人人都在

    种,所以我选择了稀缺的粮食。”

    “我建立牧场,生产肉类奶类。建造大棚暖房,种植反季节蔬菜。挖掘池塘,养鱼虾蟹鳖。这些东西只要价格合适,基本上是不愁卖不出去。”

    “至于香料。”李云泽微微一顿,思考片刻还是决定跟武华说清楚“这东西属于奢侈品,有用处,但不是必须的。我想让大唐的百姓们也能吃得起,日子可以过的更好。”

    武华点点头追问“为什么要坑阿耶他们?”

    “不叫坑。”李云泽认真解释“是给他们一个为百姓们做事的机会。从海外历经艰难险阻运回千万斤的香料,低价供应大唐百姓们,让百姓们也能吃得起往日里闻都闻不到的香料,这是

    好事情,让他们出名的好事情。”

    “而且,给他们找点事情做,总比整日里吃喝玩乐要强。”

    武华若有所思“李叔,你说的需求量是什么东西?”

    “大唐的生产力太低下了,基本上什么都缺。看似不缺的,也都是些普通人买不起用不起的奢侈品。我想做的事情,就是尽可能的满足大唐百姓们的需求量,从吃东西开始,让所有人都

    能够衣食足而知荣辱。”

    武华安静的想了一会,随即露齿一笑“李叔,你是有真本事的,我做你的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