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四百一十一章 鱼塘论事

第四百一十一章 鱼塘论事(2/2)

是好事情,他们能以更小的代价获取生活必需品。可对于务农的人来说,粮价太低卖不出价钱来,没有足够的钱就不能获得许多必

    需品。”

    “长安城的粮价已然是跌到了四文钱一斗的程度,这还是长安城。乡下收粮的时候,甚至都有三文钱的。”

    他摊开手“务农的农民要穿衣,要盖房,要娶媳妇,要养孩子,要生病抓药,要柴油盐酱醋茶等等等等。钱不够,他们就没这些东西。这影响的可不止是务农的农民,做相关行业的人,

    东西卖不出去也会连锁倒霉。”

    李二陷入了沉思,跟过来的长孙无忌开口言道“那有什么好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简单的很。”李云泽当即给出了答桉“朝廷调研获取生活必需品需要多少钱财,再计算平均田亩数与粮食产量,扣除交税的部分再综合计算价格,以保底的价格全面敞开收购余粮,有

    多少收多少。不但能够解决谷贱伤农的问题,还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此言一出,李二更加不说话了。

    那边长孙无忌也是连连摇头“的确是个好办法,可问题是朝廷没那么多的财货啊。”

    大唐田亩何其多也,若是丰收之年按照李云泽的提议去收购余粮,从皇帝到大臣全都当了裤子都买不完。

    “没有财货就要想办法去赚。”李云泽闻言只是笑了笑“贵重金属而已,开山挖矿去炼制,不行的话就做生意去赚回来,实在还是不行,那就去抢。”

    “天朝上国,岂能行抢?”

    “为什么不能抢?”李云泽的笑容略显矜持之意“蛮夷们抢得,我们就抢不得?谁定的这个规矩,揍死他。”

    这话没法接,长孙无忌只能是将目光转向了李二。

    安静了好一会的李二,终于开口言道“若是按你所说,买了余粮却是吃不光该如何?”

    “这就涉及到合理统筹安排全国的田亩种植了。”李云泽的笑容愈发轻松“还是要先行计算,计算有各地多少百姓,一年需要多少粮食养活他们,若是有突发事件需要有多少的储备应急

    。多余的田亩应当种植什么样的经济作物等等。总之,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统计学,需要大量精通计算,并且有着深入民间了解经历的人才。”

    说到这,李云泽端起了柠檬汁“治国之道,可不是喊几句圣人之言就能做好的,里面的学问太大了,只会之乎者也的废物们是办不了的。”

    李二闻言非但没有生气,反倒是哈哈大笑起来“说的跟你做过皇帝似的。现在大唐的粮食估摸着还不够全天下的人吃的,先解决了这件事情再说别的吧。”

    很有眼力见的长孙无忌,非常适时的说起了占城稻的事情。

    听闻江南之地各处的试验田的确是做到了一年双熟,李云泽抬手一拍大腿“真是巧了,我这边也是受到了岭南的来信。我留在那边的占城稻,勉强做到了一年三熟。”

    眯起眼睛的李二,话语之中满是憧憬“若是全天下的田亩都是一年两熟乃至三熟...”

    “别做梦了,气候不一样,土壤肥沃也不一样,外部的客观条件太多。”李云泽嘿嘿笑了两声“与其将精力放在如何让各地能够一年两熟三熟上,不如直接去抢能够三熟的地盘。多简单

    的事情啊。”

    “你是说,占城国?”

    “何止是占城国。”李云泽干脆站起身来“世界之大,远超你们所想。世间适合种地的地方何其多也,数不清的矿山何其多也。”

    “别的不说,吕宋那儿就有超级大的铜矿,哪里的铜之多,铸造成铜钱能铺满大唐。”

    有着香料群岛的成功在前,李云泽说的话自然是可信的。

    深受缺铜之苦的李二,眼睛当即瞪圆了。

    “南边温度高,适合大规模种植占城稻,还有橡胶香料。而且大部分地方都有着丰富的矿产,这种天赐之地为何不取?”

    边上的长孙无忌苦笑一声“就算是好地方,可那边却是烟瘴之地...”

    “不就是寄生虫跟流行病吗。”说来说去都是这一套,李云泽心中不爽“那就想办法灭虫,想办法克制病原。有孙道长这样的神医在,赞助他去攻克这些难题就是了。连天花都能找到防

    治的办法,还有什么好怕的。”

    李二起身,摆摆手止住了还要说些什么的长孙无忌“依你所说,南边宜种粮开矿,那北地草原适合作甚?”

    “北地草原自然是蓄养牛羊马匹,提供肉食羊毛畜力。当然了,是要控制规模在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至于说那些部落,可行减丁之策。”

    听完李云泽说的减丁之策,李二满意点头。

    随即他跟着询问“你觉得,西域诸国当如何处置?”

    “灭其国,占其地,种棉花,归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