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四百一十七章 ‘这是前任欠下的,与我何干?’

第四百一十七章 ‘这是前任欠下的,与我何干?’(2/2)

需要四十万套的棉衣与棉鞋?”

    “没有耗损的吗?”李云泽干脆摊手“路上丢了坏了烧了,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没了不能用了。难道不需要备用的?杜公不会以为这些东西一人一件就能用一辈子吧。”

    “这个...”

    按照杜如晦的心思,以往唐军没这些东西的时候不也能打仗,怎么现在反倒是如此娇贵起来。

    而且,从没听说过要给民夫配备与军士们相同的后勤待遇,这么搞多少开销也扛不住。

    当然了,这话只能是想想却是不能说出来。

    军方只在乎好东西有没有,有的话是越多越好。

    至于说需要花费多少钱财,那是文官们的事儿,或者说是他这个户部尚书的事情。

    大唐军方实力强劲,杜如晦也不能硬扛着。

    “数量实在太多,朝廷负担不起。”杜如晦皱皱眉头“就按一人一套配置。另外,价格方面还请多多优惠则个。”

    “做生意,从来都是量大从优。”翘起腿的李云泽也是笑了“从未听闻过买的少还要优惠大的。”

    “这个。”杜如晦无奈苦笑“还请李庄主帮帮忙。”

    “帮忙什么的另说。”李云泽饶有兴趣的说道“让陛下写张欠条来,要多少有多少。”

    这话真是把杜如晦都给说笑了。

    真要是靠皇帝写欠条拿东西,那别的不说,他杜如晦第一个就该挂冠而去,没脸再干下去了。

    “老夫写欠条如何?”

    杜如晦干脆表态“等朝廷收入转好,自不会短缺一文。”

    “杜公的人品,我自然是信任的。”李云泽笑呵呵的说道“敢问杜公,是以自己个人的名义写欠条呢,还是以朝廷户部尚书的名义写欠条?”

    】

    这还用问吗,当然是户部尚书的名义了。

    若是用杜如晦自己的名义来写,那岂不是成了他自己破家赞助了?

    到时候非但不会有什么好名声,反倒是会落个有二心的评价。

    “自是以朝廷的名义。”

    “不行。”李云泽干脆摇头“过个几年,杜公不做这户部尚书了,我拿着欠条去找新任的大司徒要账,人家来一句‘这是前任欠下的,与我何干?’那我该如何,扶门而哭还是在户部门前挂白绫?”

    杜如晦心说‘就怕你到时候直接把衙门给拆了。’

    他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是不断表态“还请再多做优惠。”

    至于说心底已然是下定决心,这次的事儿一了,立马请辞。这户部尚书谁爱干谁干去,反正他是不干了。要知道后续的铁路工程就要来了,那可是真正的无底洞。

    李云泽的态度很明确“减少订购量可以,买多少是朝廷的事儿。可优惠是不能优惠的,看在杜公的面子上,维持之前的优惠额度已然是极限了。我总不能亏本做买卖吧。”

    老实说,相比起其实用性与稀缺性来说,李云泽开出的价格真心不高。

    那棉服棉鞋乃是真正的御寒至宝,用过的人都说好。

    呢绒军服更是极为笔挺漂亮,穿着就显气势不凡,第一批白送给军中的时候,军中都已经抢疯了。

    真正的难题在于,这笔开销相比以往是额外多出来的,而户部上下最怕的就是这份额外。

    上上下下没人认这笔账,只能是算在户部的头上。

    皇帝含含湖湖,军方整日里不断讨要,重臣们避之不及,倒霉的只有户部。

    作为户部的老大,这笔额外开支杜如晦是跑都没地方跑。

    无奈之下,他只能是捂着额头叹气“先把别的事情都谈完吧。”

    “衣食住行,说到食。李家庄出产的牛肉干,咸鱼,奶酪,豆饼,油脂,牧草谁会说上一句不好?”

    这话杜如晦是非常认同的,李家庄提供的这些东西,那真的是人人喜欢。

    朝廷这里却是难以做到这个程度。

    杀牛做肉干这种事情,朝廷是做不了的。牛可是最为重要的农耕资源,谁敢乱杀。

    而且肉干还有咸鱼都需要大量的食盐进行腌制,价格昂贵的盐又是一大笔的支出。

    奶酪更不必多说,全天下都没有李家庄那种能够产出如此之多牛奶的黑白奶牛,见都没见过。

    豆饼油脂牧草什么的,别的地方倒也开始种植,可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以及关键的价格,都比不上李家庄的,最主要的就是成本比不上人家。

    军方已经表态,这些东西绝对不能少,若是少了导致打败仗,那罪过都是户部的。

    对于这种说辞,杜如晦自然是嗤之以鼻。

    以往没这些东西的时候,也没见有让户部来背锅的。

    住的方面,李家庄提供的帐篷当然是质量最好,只不过杜如晦却是直接全部砍掉,因为朝廷的帐篷虽然质量比不过李家庄,可也足够使用了。

    说到行,最主要的就是李家庄的四轮车以及重型挽马。

    这方面杜如晦也选择了全部砍掉,他只要求订购关键的地盘转向减震系统以及弹黄什么的,成品不要。

    至于重型挽马,朝廷已经有了一部分,最重要的是动用了那么多的民夫,不必再出高价买挽马了。

    林林总总下来,所有的问题都还是回归到了最初的那一个点上。

    钱从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