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四百二十章 钱庄

第四百二十章 钱庄(2/2)

模式。

    后来仔细一考虑,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银行可以通过贷款来维持高于利钱的收入,可大唐这边能贷款给谁?

    全靠朝廷的话,但凡是有点问题,立马就是崩溃的局面。

    所以不但不能给利息,还得收取保管费。

    主要原因在于,这时代钱财运转困难。

    此时大唐的主要货币是铜钱与布帛,这些东西不但体积大重量也不轻。

    长途运输的情况下,无论是损耗还是被劫掠盗取的危险都很大。

    相反,钱庄这种能够在各地支取的便捷方式,收取保管费非常合理。

    “当然了,保管费也要区别对待。”李云泽跟着解释“单人存放在十贯钱以下的,可以每年给予一分利。也就是说,存一贯钱一年可得十文利。这主要是为了吸引占据最主要人口的普

    通百姓们,将手中的余钱存放在钱庄之中。不给好处,恐怕人家不会存。”

    此时有虞世南出言“可命各地衙门督促百姓将手中余钱存入钱庄之中,无需给予利诱。”

    听闻此言,不少人都是皱起了眉头。

    而李云泽则是直接看了过去,言道“你此言,乃是让大唐百姓揭竿而起,将尔等统统送入地府之中!”

    这话很重了,虞世南被气的面色涨红的难受。

    那边房玄龄急忙向他解释“衙役行事多有不妥之处,若是借机巧取豪夺,百姓痛失家财。要么饿死,要么...”

    李二冷哼了一声,呵斥道“此事尔等不通,不许多嘴。”

    狼狈的虞世南坐下,竖起衣袖遮挡脸面。

    “钱庄规矩,最少一贯钱起存。”李云泽继续解释“存钱在百贯以下,十贯以上的。不给利息,也不收取保管费。能存这些的,多是乡间富户,城内中产。对他们来说,放在钱庄可比

    藏在家里安全的多,不用担心丢失被盗抢。”

    “至于百贯以上的,收取保管费,每贯每年收十文钱。能存这么多的,都是真正的大户人家,行商大贾。钱庄带给他们的便利,远超这些保管费。”

    那边的唐俭实在是忍不住了大喊“你说这么多,大家伙凭什么把钱存进钱庄里?我不存,你能怎么着?”

    李云泽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了李二“这就要指望陛下了。”

    “朕?”李二微微一愣,旋即反问“朕当如何做,才可让天下之人心甘情愿的将财货存入钱庄供朝廷使用?”

    “平民存钱,为利钱。中产存钱,为安全。真正的大户世家存钱,可用不没诱之。”

    李二追问“何为不没?”

    “就是说陛下抄家的时候,存放在钱庄里的钱,不算入抄家范围之内。”

    此言一出,顿时一片哗然。

    对于文武勋贵们来说,最害怕的就是抄家。

    一旦抄家,管你多少年的积蓄全都一朝化为乌有。哪怕是有隐藏起来的,也都是见不得光的。

    若是如同李云泽所言,抄家不没的话,那大户之家必然是踊跃存钱。

    能够保证家族财产的安全,支付的那些保管费算得了什么。

    陷入沉思的李二沉默许久,片刻之后说道“接着说。”

    “此事若成,估摸着至少能有千万贯的存款。”见着众人面露喜色,李云泽笑着摆手“这可不是朝廷的,这是全天下百姓们的家财。若是陛下朝廷想要据为己有,那就等着全天下揭竿

    而起吧。”

    长孙无忌摊手言道“只能看不能用,那还废这么多事作甚?”

    “用当然可以用,但是只能是借用。”李云泽继续解释“算是陛下朝廷向全天下的百姓们借钱用,要给利息而且利息高,用朝廷收入做担保。这叫做集中天下的力量办大事,可以短时

    间内筹集大量财货,将重要的事情办成。否则的话,那就慢慢的一点点的积攒吧。”

    议论声四起,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

    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

    争论的非常激烈,可话语之中却是反对声远远大过赞同的声音。

    那边李二干脆走了过来,在李云泽的身边盘膝坐下,压低了声音询问“这钱庄,除了借钱给朝廷用之外,是否还能借给百姓?”

    听闻此言,李云泽挑眉“陛下不愧是明君,果然是看出了这一点。平民百姓一旦欠债,那就是家破人亡的结局。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揭竿而起。真正得利的,自是地方豪强与世家门阀

    。”

    “陛下自己就是陇右李家起势,自然知晓豪强与世家才是造反的真正主力。”

    这话说的虽然不好听,可李二却是眯起了眼睛环顾四周那些激烈反对的人群。

    “朕打过天下,知道你说的都是对的。所以,百姓们借钱只能问朕借,朕要做全天下最大的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