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四百二十一章 筹备与长胜线通车

第四百二十一章 筹备与长胜线通车(2/2)


    !”

    钱庄的事情自然不是一天两天能弄好的,一两年估摸着都开不起来,全都在做准备工作。

    可朝廷迫切在做的几件大事,还是急需财货推动下去。

    这种情况下,在得到了李二的应允之后,户部尚书杜如晦,用大唐朝廷的收入作为抵押品,从他那儿借了一大笔款项。

    这笔钱款大部分又回到了李云泽的手中,从他这儿买走了大量的物资。

    海量的肉干奶酪,众多的军服棉衣,数以千计的四轮马车,数之不尽的牧草豆饼油料,崭新的甲胃兵器等等等等。

    除了这些物资之外,还有一部分的钱款用来支付扩建大明宫的费用。

    李云泽提出的扩建方案,李二非常喜欢。

    皇帝没事的时候,就会跑到放着诺大建筑模型的偏殿里观摩许久。

    秋收之后,唐军终于开拔出兵,从关中出发向着西边进军。

    七八万的唐军,加上倍之的民夫,浩浩荡荡号称四十万大军,真是把吐谷浑给吓尿了。

    战场上的事情,李云泽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

    在他看来,有李靖侯君集这等名将,统帅着后勤供应充足,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外加士气高涨的唐军,去打一群游牧部落。

    用圣人的话来说就是‘唐军不问敌人有多少,只问他们在哪里。’

    打赢了是常规操作,打输了才是天大的新闻。

    实际上当吐谷浑前来求饶的使者,见着了甲胃鲜明的唐军军列,见着了那海量的物资补给,见着数不胜数的肉干奶酪食盐白糖棉衣骏马大车乃至于铁锅等等军资的时候,当即嚎啕大哭

    起来。

    他们的可汗都过不上这么好的日子!

    唐军出征之后,另外一个消息很快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历时两年,耗费了无数物资,动用了数十万民夫徭役的长胜铁路,正是完工通车了。

    当从胜州出发,满载着沿途各州县今年上交的粮食的火车抵达长安城外的时候,整个长安城都轰动了。

    多达数百万斤的粮食,只用了几天的时间就一路从胜州送到了长安城。

    如此恐怖的效率,如此恐怖的运载能力,如此恐怖的速度直接颠覆了几乎所有人的固有思绪。

    喷吐着烟尘的钢铁巨兽,将大唐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建,要大建!”

    当李二亲自上车,用了两天的时间从长安城抵达了一千多里之外的胜州,来到黄河岸边看对岸阴山的时候,他的脑海之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大干快上,将铁路铺设到整个大唐的每

    一处角落。

    随行而来的杜如晦,当即给他浇了一桶凉水“没钱。”

    东西或许可以从李云泽那儿买,可李云泽又不是散财童子,他也是要收钱的。

    可大唐现如今的财政状况...别说是将铁路铺满整个天下了,就算是修一条长安城到兰州的铁路线都拿不出钱来。

    “朕不管。”

    李二非常干脆的甩锅“朕只要铁路,如何办到那是尔等的事情。”

    ‘呵呵~~~’

    房玄龄与杜如晦相视一笑,两位宰相心中同时在呐喊‘mmp!’

    李二渡河去了草原上,以天可汗的身份接见各部落头人去了。

    房玄龄等人坐上从胜州发往长安城的火车,一路‘逛吃逛吃’的返回。

    路上除了他们这些人的车厢之外,其他的车厢全都是爆满。人与物挤满了所有的车厢,喧嚣之声不绝于耳。

    “从胜州到长安城,单个人要一百五十文。多是些从草原上收货的商贾。带货的话,则是价格另算。”

    对铁路非常上心的长孙无忌,干脆说道“不过若是短途的话,票价倒是便宜不少,最便宜的只要十文钱就能跑上百十里。”

    房玄龄忍不住的问“一次能拉多少人?”

    “怎么也得有两千人起步。”长孙无忌想了想说“我听子厚说,平均票价差不多能到百文一人的程度,也就是说跑一趟至少入账二百贯。”

    ‘嘶~~~’

    房玄龄等人顿时惊叹不已,长安城内的一座好宅子,也不过千儿八百贯的样子。

    “而且。”长孙无忌的话还没说完“一天至少能发好几趟,还是两边对着发。别的不提,一天入账个上千贯,那是轻轻松松。这还没算运货的价格,运货更贵。之前朝廷运送各地秋粮

    入长安城,花费了多少来着?”

    “三千贯。”坐在木制椅子上的杜如晦连连苦笑“这还是子厚给的友情价。”

    “就当他一天净入两千贯好了。”房玄龄快速计算了一下“一年下来是...七十万贯?!”

    “二十年,他要这么赚二十年。”靠在椅子上的杜如晦,手都在颤抖“一千多万贯呐!整个朝廷的岁入才多少!当初他要二十年营收的时候,尔等为何不拦着!”

    这话说的好没道理,真拦着了人家也就不出力建了。

    长孙无忌慢悠悠的开口说道“长安城到洛阳城的线路快开工了,子厚说的明白,这是一条躺着赚钱的线,其收入至少数倍于长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