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五百九十章 科举 (续)

第五百九十章 科举 (续)(2/2)

着脸的李云泽挥挥手“扔出去,扔出中山国,再行文天下,告知此人乃是废物,滚!”

    等到被踹的吐血的考生被拖出去,李云泽环顾考场“有谁跟他一样想法的?”

    这种情况下,谁敢表态自己也是这等心思,自然是无人应声。

    “本王不收废物,也不收人渣。”

    李云泽黑着脸说道“考完之后本王还要面试,若皆是这等人渣,那现在就可以滚蛋!”

    考场内一片安静,无人敢于说话。

    李云泽没了继续巡视的兴趣,转身带着致都离开。

    回到殿内,李云泽干脆嘱咐“致都,本王命你为巡阅使,巡视中山国各县。上至县令,下至豪强。但凡是有为恶一方者,皆由你处置。”

    面无表情的致都当即行礼“喏~~~”

    致都是上了史记的人物,只不过他上的可是酷吏传!

    汉初为了尽快回复国力,倡导黄老之术的无为而治,这种方式导致地方上的豪强实力迅速膨胀起来。

    这等豪强家族,无论是在汉时还是在后世,都是一样的横行地方,蔑视官府,不守国法。

    而地方上的官吏,通常也会与他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导致哪怕是两千石的郡守都拿他们没有办法。

    致都不一样,他是个酷吏。

    到哪儿做郡守,都是先打探情况,确定豪强家族的目标,然后就是带着兵马直接去屠了。

    其强大的威慑力,甚至能让郡内做到路不拾遗的程度。

    只有八个县的中山国,其实是不够他发挥水平的。

    科举进行的顺利,很快就能选拔出来一大批的人才。

    而李云泽要做的,就是尽快让那些勾连地方豪强不做事的人腾位置。

    在这方面,致都就是最快的一把刀。

    经历了数学考试的残酷折磨之后,原本心高气傲的考生们,全都老实了。

    他们本以为自己已经学富五车了,可等到下场考试的时候才知道,自己还不懂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对于这种事儿,李云泽一向都是嗤之以鼻。

    装满了竹简的五辆大车算得了什么,上面记载的内容字数,甚至比不上后世一本网络。

    按照这个时代的标准来说,后世的人只要是上过幼儿园的都是学富五车。

    第三场考试的内容,是天文地理,历史风土人情。

    所谓天文,自然不是看星象,而是懂得气候。

    至于地理,同样不是让他们写诗赞美山川之景,而是了解土地。

    历史不用多说,是以史为鉴,知晓历史上曾经的错误不能再犯同样的错。

    风土人情那就更加实在了,直接就是了解民生。

    在这些方面都能有出色表现的,自然就是合适做官吏的。

    三轮考试下来,被刷掉的考生足足有九成之多!

    语文方面,大都是能顺利通过。

    可数学上,却是倒下了一大片。

    至于天文地理历史什么的,有些人精通某个方面,可全部精通的却是不多。

    经过长达近十天的批阅,所有的考生成绩全都出来。

    李云泽没有隐瞒的意思,非常干脆的债王宫外竖立了一条街的大木牌,准备将入围的考生成绩直接贴上去。

    张榜的日子,王宫外堪称是人山人海。

    数不胜数的学子们,簇拥在王宫外,焦急的等待着公布成绩。

    大部分的考生,的的确确都是为了求官而来。

    可实际上还有一部分人,则是为了证明自己而来,或者是为自己的学派增光添彩而来。

    诸子百家都说自己好,可如何区分高下?

    以往是看朝廷用谁自然就是谁强势。

    秦用法家横扫六合,当时自然是法家独大。

    汉初以黄老之术治国,自然是黄老家掌握话语权。

    可是现在,各家各派都给聚集起来,大家在同一座考场里考试,谁家有本事那就看成绩说话。

    这也是这次科举规模如此之大的一个原因。

    王宫大门终于打开,已然被李云泽提拔为中山国廷尉的张汤,当先迈步走了出来。

    西汉封国设置百官,与朝廷同制。

    朝廷有的,封国里同样也有。

    朝廷有廷尉,前任廷尉张欧现在做了中山国的国相。

    而跟着张欧过来出差的张汤,却是从一介京兆小吏,被直接提拔成了廷尉。

    哪怕只是八个县的廷尉,他也是廷尉。

    学子们纷纷后退,给张汤等人让出了位置。

    从身后小吏手中接过第一张成绩单,直接贴在了第一块木牌上。

    随即张汤深吸口气,高声大喊“本次中山国科举头名,临淄主父偃!”

    ps:拜谢书友20221213120042112的100点打赏支持,感激不尽,拜谢!

    拜谢书友郑拓9527的100点打赏支持,感激不尽,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