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巴西做财阀 > 第三百五十章 武器配置

第三百五十章 武器配置(2/2)

又道:

    “您是想要在12.7x99毫米大口径子弹的基础上开发重机枪吗?”

    方浪当然知道这种狙击步枪口径很大,毕竟在后世这种狙击枪都不再单纯叫狙击步枪了,而是叫反器材狙击步枪。

    也就是可以针对装甲或者是防弹目标进行杀伤的步枪。

    历史上这种口径的狙击步枪是在8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才相继开始进行研究。

    所以,并不需要着急,而且,想要研究狙击步枪,就不得不研究先进的光学瞄准镜。

    光学仪器的研究和制造,在现在的巴西还是一片空白。

    唉!没办法,巴西的基础工业实在是太落后了。

    但是,想要制造先进的狙击步枪,就必须要引进光学仪器制造才行。

    方浪不由得揉了揉自己的脑袋,看来方圆集团又要开始介入一个新的行业了,这样四处开花让方浪也有些担心。

    但他知道,光学仪器行业,实际上也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行业。

    比如,制作望远镜、显微镜、照相机镜头、眼镜镜片、直到现代社会的手机镜头、甚至是用来制造微型芯片的光刻机,都离不开光学仪器。

    而德国恰好就有一家非常优秀的光学仪器工厂,那就是鼎鼎大名的卡尔·蔡司。

    因为战争的原因,1945年美国军队占领了卡尔·蔡司耶拿工厂,征用了专利、文件和专门的生产设备,并将专业技工带到西部的海登海姆。

    1946年,苏联占领军拆卸了耶拿工厂所有生产设备,把科学家、工程师和专业技工带到了苏联。

    这家公司算是被彻底的拆分掉了。

    不过,方浪并不打算放弃,他相信德国境内一定还有很多的蔡司公司的专业技工躲藏了起来。

    不然,后世的卡尔蔡司公司凭什么能够快速恢复过来呢!

    对于这样的公司,方浪准备采用和汽车工业体系的合资方式一样,直接找到德国卡尔·蔡司公司的人合作,在巴西成立分公司。

    自己只需要占有一定的股份就可以了,为了巴西的电子工业也需要这家公司的帮助。

    想到这里,方浪默默的将此事记下。

    这次他不再准备自己亲自出马了,现在他有很多德国的合作者,只需要让他们帮自己给卡尔·蔡司公司的人递个话。

    自己再派个专业的谈判团队前往德国就可以了。

    对于路德维希·福尔格口径太大的话,方浪也是笑了笑。

    “这种大口径的狙击步枪现在还不用着急,我们可以慢慢来。

    我想要制造这么大口径的狙击步枪,主要针对的也是敌人的轻装甲目标。

    至于,你说到要在12.7x99毫米大口径子弹的基础上,开发重机枪。

    倒也没错,不过我并不打算继续自己研发,

    美军现役的m2勃朗宁重机枪,就是一款非常优秀的重机枪。

    所以,我打算直接和美国政府谈谈授权生产的问题。”

    对于重机枪,方浪的心目中其实是有两个目标的。

    首先,肯定是刚刚说到的m2勃朗宁重机枪,使用12.7x99毫米大口径子弹。

    这是一款服役了整整一百多年,依然没有被时代淘汰的重机枪,说他是最优秀的重机枪之一,毫不为过。

    直到今天,这款重机枪依然活跃在美国参与的各大战场。

    大家最长见到它的地方,往往就是悍马车的车顶。

    而另一个,当然就是大家都爱玩的冒蓝火的加特林了,可惜现在这个时代技术,还无法达到后世那种使用激光叠加技术,可以打下无人机的水平。

    使用电机的话,还要加上一个电池,实在不太方便。并且重量也太大了,只适合作为一个固定的武器平台使用。

    所以,只能暂时选择m2勃朗宁重机枪,至于和美国人谈授权生产的问题,方浪并不担心。

    因为,以现在巴西和美国的关系,想要获得授权并不困难。

    更何况现在方家和摩根家族的关系,这种小事很容易就能解决。

    听见方浪准备引进m2勃朗宁重机枪,路德维希·福尔格明显有些不太服气。

    可整个二战,德国也确实没有研发出大口径的重机枪。

    每当战场上,德国人被同盟国的大口径机枪压制住后,他们就会直接上炮。

    德军普通步兵师,会装备12门20毫米k30\/38防空炮。

    这种可以平射的防空火炮威力巨大,能够直接将盟军的重机枪阵地摧毁。

    所以,德国也就没有大口径重机枪。

    “老板,我觉得我有能力设计出比m2更好的重机枪。

    如果你能够给我机会,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话让方浪一时间有些无语,好家伙这技术大牛还真是有自己的坚持啊!

    不过想了想,他也能够理解,毕竟是能够设计出mg42这样机枪的牛人,有这种心气也很正常。

    对于这种天才,方浪当然不能打击他的积极性。

    所以,笑了笑道:

    “路德维希,很好,我喜欢你的自信心,我也相信你的能力。

    m2重机枪好是好,但他的射速实际上并不快。

    而我知道有一种枪型的射击速度,一定是能够超越他的,

    我建议,你可以在这种枪型的基础上展开研究。”

    作为枪械设计师,方浪只是一开口,路德维希·福尔格马上就知道了方浪所说的是什么枪型。

    他的mg42射速很快,但是如果改成大口径重机枪的话,散热的问题根本就解决不了。

    毕竟现在7.92毫米口径的子弹,使用起来都要不停的更换枪管。

    就更加不用说增加到12.7毫米了。

    如果能够改装成12.7毫米的话,当初早就改了,根本就不用等到现在。

    而加特林却完全不同,加特林是通过几根枪管同时发射子弹。

    他的热量不会集中在其中的某一根枪管,加上他在旋转的过程中也能不停的散热。

    所以这种机枪能够在保证口径的同时,达到更高的射速。

    “老板,您说的是加特林对吗?”

    方浪笑着点了点头道:

    “没错,我相信如果使用加特林机枪进行改进,一定能够让大口径机枪在保障大口径的同时,还能够保持高射速。

    我希望这款机枪,一旦开始射击,就能够引发一场金属风暴。”

    实际上在方浪的心里已经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美军1983年研制成功的gau-19加特林机枪。

    也就是大家经常能够在电影里看到,挂在黑鹰直升机边上的那种六管加特林。

    发射的也是12.7*99mm大口径子弹,最高射速高达每分钟1000-2000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