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巴西做财阀 > 第六百三十章 秘密会见5

第六百三十章 秘密会见5(2/2)

离开茶餐厅后的方浪,直接带着队伍在荃湾码头附近考察了一番,港城作为东亚重要的贸易港,码头的重要性当然是毋庸置疑的。

    这里是环球集团,全球航运码头的重要一环。可惜,现在港城的大多数码头都在英资洋行的掌控之中,方浪想要直接参与进来还要费上一番功夫。

    看着不远处码头上,一个个衣着褴褛的苦力,在一众黑帮份子的催促下,不停地将货船上的货物,通过肩扛手抬的形式抬下码头,方浪忍不住有些皱眉。

    他倒不是看不得这些苦力的辛苦,而是,有些担心,到时候自己的集装箱码头在港城落成的话,这些苦力可能就要面临失业了。

    这让他有些头痛,这些苦力大多都是逃难过来的难民,如果到时候,他们连扛大包的机会都没有了的话,方浪敢肯定,一定会有很多人因此走投无路,流落街头。

    当然,这些人现在也和流落街头没什么区别,大多数都是住在石硖尾的贫民窟,那里环境恶劣,到处都是私搭乱建的木头房子,时常发生火灾,历史上更是发生了一场震惊全港的大火灾,直接让五万多人无家可归。

    但即便如此,他们也还有个工作可以养家糊口啊!想想自己的计划开始执行,可能会导致几万人失业,方浪都忍不住有些担忧。

    不过他也不是因噎废食的人,这些难民现在还留在这里,无非也就是看离老家近,要真是活不下去了,他们也一定会想办法另谋出路的。

    想明白这些后,方浪又开始仔细打量起这处荃湾码头,也就是后世的葵青码头,他之所以来这里,当然不是单纯为了逛给军情六处看。

    而是真的要在港城投资建设码头的,不过,时间不是现在,而是要等到半岛战争结束,因为半岛战争时期,港城也受到了影响,两次被美国人纳入封锁范围。

    一度让港城的货运业陷入停滞,而这个时期正是方浪看中的,从英资洋行手中收购码头的最佳时机。

    这个时候的港城其实有大大小小很多码头,方浪之所以来这里,也是想看看为什么最后是这个码头成功杀出重围,继续留了下来。

    今天一看果然是个好地方,有着一条天然的水道,两边都能停靠船舶,和其他地区只能开发单侧海岸完全不同。

    另外,这里也并不是繁华的商业地产区域,适合大型车辆在此装卸货物,而且现在荃湾这边的地皮价格,要远远低于九龙仓那样的位置。

    既然,确定是发展货运码头的好地方,方浪当然要想办法拿下了。

    早就已经在此等候多时的环球码头公司港城分公司的负责人,在看到方浪的车队到达后,早就来到了方浪的身边。

    “老板,这里的确是一个发展货运码头的好地方,可惜已经被太古和怡和两家公司开发了。

    前面我已经主动找过他们,他们直接拒绝了我们提出的购买请求,也不同意我们的合作开发计划。”

    负责人是一位金发碧眼的美国人,身穿西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边的眼镜,透着一股华尔街的精英范。

    方浪和对方见过,前几天对方专门到半岛酒店去拜访过他,并且给他提交了一份港城码头的分析报告,其中更是重点提到了面前的这处位置,可见对方还是很有眼力的。

    “是吗?连合作开发都不同意吗?”

    方浪头也不回地看着远处忙碌的码头。

    “他们主要是不同意我们成为大股东,但对将这里开发成集装箱码头的计划倒是非常感兴趣。”

    闻言,方浪嘴角露出一抹果然如此的笑意。略一思考后,方浪便直接开口道:

    “这样吧!你回去后,重新做一份计划书,我们公司以技术和专利入股,对方以地皮和资金入股,利用未来三年的时间,将这里彻底改造成港城最大的集装箱货柜码头。”

    “啊!这可能有点困难,现在港城的局势有些紧张,他们也在观望。这个时候,让他们投入巨资来建设码头的话,他们可能不会同意。”

    负责人有些为难的看着方浪道。

    见状方浪也不生气,笑着点了点头道:

    “作计划书也需要时间,我们不着急。很快他们应该就能收到港城会维持现状的消息了。”

    此言一出,负责人明显大吃一惊,想到前几天听到的传言,港督好像和自己老板聊过,这样说来的话,这个消息的可信度就非常高了。

    不过太古和怡和这样的英资财团,没道理收不到港督先生哪里的风声啊!难道老板还有其他的消息渠道。

    很快他就反应了过来,这些事情显然不是他该关心的问题。

    “我明白了,老板!回去我就重新作一份计划书。”

    “嗯,要记得,这份计划书要将太古和怡和的码头放到一起规划,促成三家合作,成立一个全新的集装箱货柜码头管理公司。

    对码头的设施和规模要按照最好的标准来建造,我们占的股份可以少一些,但一定要把这里当成亚洲最大的码头来建设。”

    方浪认真交代着自己对这个码头的期望。但他的话却让负责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明白方浪为什么愿意拿最小的股份,反而要将这里打造成亚洲最大的码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