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执剑长安 > 青青子衿 第十六章 《礼经》的故事

青青子衿 第十六章 《礼经》的故事(2/2)

成竹地说道,语气略带神秘,眼中满是得意。

    见秦敬卿如此说道,叶长衫也只好点头示意,不再说什么。

    时近午时,烈日已正当头顶。

    一行人慢慢悠悠地摇晃到了太学院东侧。拐过樯角,四人皆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只见三条长龙排在太学院门口,颇有绵延不绝之势。各位学子在这骄阳下以袖遮阳立于队伍之中,为了心中梦想,忍受着莫大的痛苦。不过所有学子出人意料地都很守纪律,无人大声喧哗,更无人敢插队,显然格外珍惜这最后的机会。

    这......这是是排队领钱么?这也太夸张了吧!英平心惊道。虽说之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仍然被这场面吓到。信徒之众多、阵仗之庞大、太学院之重视,中原第一门派的名头寒门实至名归。

    感叹归感叹,眼下来的晚,英平心中不免有些无助。他望‘人’兴叹道:“这么多人可怎么办,这要排到猴年马月呐?”

    “公子莫慌,敬卿自有办法。”

    秦敬卿不急不慢地说到。随后他走向那个刚刚站在桌子上喊话的博士,双手作揖,道——

    “陈夫子,好久不见!近来可好?”

    姓陈的夫子似乎与秦敬卿相熟,见是他上前来,一直板着的脸竟露出些许笑意,只是陈夫子年老,脸上的皮肤已经皱成褶子,这一笑竟比哭还更难看。

    “原来是秦公子啊,怎么?你家老爷子不是已经帮你报好了名么?为何还亲自前来此处?”

    见陈夫子皮笑肉不笑的模样,秦敬卿连忙补充道:“近来晚辈对这《礼经》中些许字词尚有不解,特来请教夫子!”

    “秦公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要此时前来太学院求教《礼经》,没看到老夫正忙着么?”

    “嘿嘿,若是小事晚辈定然不会此时叨扰夫子,但晚辈在家中研读《礼经》,不想有些字词不知其意,思来想去不得而知,以至于茶水不进、夜不能寐,是以将《礼经》带于身上,前来太学院求教一番。”

    “这么说来……你是将‘礼金’带来咯?”

    “正是正是,晚辈把‘礼金’带来了。”

    说罢,秦敬卿不知从哪摸出一粒小碎银,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它弹入陈夫子袖中,手法熟练至极,看样子练过无数回了。

    陈夫子轻轻抬袖掂了掂重量,而后脸上的笑容逐渐舒展开来。

    “即是秦公子如此好学,那便随老夫前来院中。”

    见陈夫子转身向院中走去,秦敬卿连忙转身挥手,示意叶长衫与英平二人跟上。

    英平、叶长衫见状赶紧跟了进去,伊鸿雁在一旁似乎想起了什么,带着伊依也跟了进去。

    走进太学院,只见已经进来的各国学子正在桌前登记着信息。登记后,学院博士便递给他一根竹签,说道:“明日拿着这竹签,来太学院东门换考牌”。

    诸位学子领了竹签,欢天喜地地走了出去,口中不忘连声道谢。

    秦敬卿带着两人跟随着陈夫子走到内院。行至一间房门口时,陈夫子便停下了步伐。他抬手指了指那房间,示意秦敬卿自己进去。

    秦敬卿连胜点头道谢,随后领着四人就要向房间走去。正当秦敬卿一脸得意地准备转身向英平炫耀着什么之时,忽然从房内传来了一名老者与中年男子的对话声——

    “秦老爷,您不是已经为自己和秦公子报好名了么,怎的偏偏要在这太学院繁忙之际前来?”

    率先传来的是一名老者的声音,听他语气似乎显得有些不耐烦。

    那被称作“秦老爷”中年男子连忙笑着说道:“张夫子,好久不见!是小事晚辈定然不会此时叨扰夫子,但晚辈在家中研读《礼经》,不想有些字词不知其意,思来想去不得而知,以至于茶水不进、夜不能寐,是以将《礼经》带于身上,前来太学院求教一番!”

    “这么说来,你是将‘礼金’带来咯?”

    “正是正是,晚辈把‘礼金’带来了。”

    只听一声“吱”的一响,似乎是什么盒子被打开,紧接着又听见“砰”的一声,似乎这盒子又被关上。

    “嗯,那秦老爷是有何求教?”

    “嘿……夫子啊,实不相瞒!犬子此番与我同来参试,我这一把老骨头不过是凑个热闹,以示对先生之敬。可犬子呢?虽年岁尚幼但却天资聪颖,若加以雕琢,将来必定大有可为!这寒门嘛晚生倒不奢求,但这官家的遴选......”

    秦敬卿在门外听得含糊,只觉着这声音分外耳熟,不过院内略吵杂,是以一时间分辨不出这屋内之人是谁。于是,他一步当先走了进去——这一进门可把秦敬卿惊得不轻,他像只木鸡一般呆立在门口,眼中满是惊愕之色。他嘴不自觉地张开,此时若木鸡会下蛋,定能将这木蛋塞于秦敬卿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