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执剑长安 > 青青子衿 第二十四章 公榜

青青子衿 第二十四章 公榜(2/2)

唐九十人,其余列国共四十二人,这一榜两国算是势均力敌。此榜一贴出,赌坊的人严阵以待,赶忙拿出笔、纸将名单抄下来。这些人中,或许有大半将来会出现在新唐的军中,至于北魏等其他国家的学子,凭着此次武举的成绩单呈于本国军方,想来军中对这样的武才也是大为欢迎的。在确定自己的姓名出现在甲榜上后,列位学子相互抱拳道谢,只是不知在这乱世春秋,这些来自异国的学子是否会有兵戎相见的一天。

    英平的名字出现在‘甲末’一栏中,看来虽是走后门,但太学院还是算懂得‘低调’二字,知道莫要过于张扬,给寒门平添麻烦。

    过了好一会儿,当众人已经略微平复心情后,最叫人期待得文举甲榜即将公之于众。此刻,最兴奋的倒不是那些已经确定自己荣登甲榜之人,反倒是赌坊之人与喜欢热闹的学子最为激动,仿佛这是一件普天同庆之事,应当让这甲榜英才天下皆知。

    千呼万唤,文举的甲榜在诸生热切的期盼中由张夫子亲自贴出来,在小心翼翼地将甲榜贴好之后,张夫子又在手上哈了口气,将甲榜纸张的每个角压了又压,生怕其不平整。随后,他满意地回到太学院台阶之上。

    就在张夫子回到大门后,站在最前面的学子一窝蜂地涌了上去,细细端详膜拜这文举甲榜,有好事者按捺不住激动之情,竟高声将这四十二位学子的姓名逐一念出——

    “甲末共三十二人,新唐、方唐平!”

    “恭喜恭喜——”

    新唐这边的学子爆发出一阵热闹的祝贺声。

    “北魏、朱求成!”

    “恭喜恭喜——”

    北魏这边的学子同样爆发出一阵热闹的祝贺声。

    “新唐、郑学仁!”

    “新唐、英平”

    “北魏……”

    每念一位学子的姓名,人群中就会爆发一阵欢呼,口中连道“恭喜”,毕竟这些个名字或是久负盛名或是略有才名。同时,列国学子有意无意地各自较劲,是以每次听到自己国家的学子或是自己的同门师兄弟,必然会送上最热烈的欢呼声。

    念完甲末三十二人名单后,那高声宣读的学子清了清嗓子,而后用同样高亢的语调念到——

    “甲中共八人,田齐,稷下学宫,陈萱萱”

    “哗——!”众人先是一阵哗然,紧接着田齐学子带头欢呼,到最后竟忍不住拍手庆祝,因为这陈萱萱竟是甲榜四十二人中唯一一名女子,同样,她也是田齐学子的骄傲。

    “北魏、上郡、王清!”

    “北魏、上郡、王远!”

    “好哇!好!”,此刻,魏国学子中爆发出一阵叫好声,原来这王清、王远是一对孪生兄弟,兄弟二人皆才学出众,佳名深传北魏,是以在听到王家兄弟二人的名字后,北魏学子顿时觉得扬眉吐气。

    “北魏、安邑、赵无见!”

    “田齐、稷下学宫、田贲!”

    “北魏、大梁、韩春荣……”

    随着甲中榜名字一个一个地念出,新唐学子隐隐有些站不住了,甲中八人,有四人来自北魏,除去田齐稷下学宫的陈萱萱与田贲,剩下只有两人来自新唐。这甲中八人榜单,竟有一半被北魏学子夺取,新唐学子明显被压了一筹。

    终于,万众瞩目的甲优榜即将公之于众。除了众人皆知的姜长鸣外,甲优榜上似乎还有一人,而这一人到底是哪国学子对于这些暗暗较劲的两国学子则显得极为重要。宣读榜单者同样感受到了列国学子间的并驱争先的气氛,也被这气氛所感染,深深吸了一口气,在众人的注视下,大声地念出了那两个名字——

    “高中文举甲优者——新唐、长安、姜长鸣!”

    “太棒了!不愧是姜公子!”

    “姜公子果然是我大唐年轻辈之翘楚!”

    新唐学子相互鼓舞、勉励,姜公子稳如泰山,有他在新唐这边自不怕输了气势。

    可接下来,两国学子的心跳都不自觉地加快了,心脏仿佛提到嗓子眼,若这另一位甲优者为齐、韩、楚等国学子,那此次初试唐、魏两国可算平分秋色;若是北魏学子,那北魏则稳稳压过新唐,那如果是新唐学子,甲优榜单有二,新唐包揽其二,这意义不言而喻,况且前番数次寒试从未出现过一国包揽甲优榜的先例,本次寒试又是最后一次,是以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一方都不想被对方比下去,两国学子皆暗自祈祷着另一位甲优者来自本国。

    “高中文举甲优者——新唐、古邳、叶长衫!”

    叶长衫是谁?古邳又是个什么地方?

    众人不约而同陷入沉默,原本闹哄哄的人群瞬间鸦雀无声。甲榜四十二人,除了甲末榜少数几个陌生的名字外,其他哪个不是或多或少都有些才名的?可这叶长衫……新唐长安才子最多,南郑次之,再不济也是商县等地,这古邳......似乎没人听过这地儿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中皆有不解之色。可过了一瞬间,新唐学子终于反应过来,他们暂且不管那么多,发出震耳欲聋地欢呼声!

    文举甲榜优者皆为唐人!这可足够新唐学子扬眉吐气一番,方才还十分得意的魏国学子,此刻大部分面色难看,众人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叶小公子!恭喜恭喜!敬卿对你可是刮目相看,好生佩服!”

    秦敬卿向叶长衫深深一鞠躬,反倒弄得叶长衫有些不好意思。

    旁边有耳尖的学子听闻‘叶长衫’三个字,连忙转过头来问到:“哪位是叶公子?”。

    英平看热闹不嫌事儿大,指着叶长衫说道:“他!他就是叶长衫!”

    那人一看叶长衫,不过十一二岁的少年模样,不禁大为吃惊,只就见这位学子大声喊道:“叶小公子在此!尔等速来道贺!”。

    新唐学子还沉浸在‘战胜’北魏的喜悦之中,有人听闻叶公子也在太学院,便呼朋唤友,一传十、十传百地,瞬间汇于叶长衫面前,将其团团围住。

    叶长衫站在人群中,第一次被如此多人围观,他的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忽然,那位学子站了出来,高声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叶小公子受在下一拜”,说罢,向向着叶长衫深深一揖,叶长衫见此人上来就是一揖,连上去忙扶他。可不等他走上前去,周围所有的新唐学子皆是说道:“请叶小公子受我等一拜!”

    接着,所有围在周围的人竟然真的作揖弯腰,虔诚一拜,叶长衫见状,霎时间感慨万千、激动不已,处在人群中间,手足无措。

    不一会儿,人群中又一次爆发出欢呼声,振臂拍掌,好不激动。秦敬卿见状,竟走上来将叶长衫抗在肩上,众位学子见叶长衫高高立于人群之中,争相走过来与其击掌相庆,叶长衫此刻,也只能傻笑着逐一击掌回礼。新唐学子一片欢声,久久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