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家父隋炀帝 > 三五九章 大儒门生

三五九章 大儒门生(2/2)

  大隋的国库再没钱,几十万贯也是九牛一毛,这都归功于杨坚的勤俭节约,他留下来的家底实在是太厚了,何况大隋的几个铸币场,也一直在铸钱。

    杨铭与太子妃韦盈见面之后,韦家这边已经商量好了,明面上不要和秦王有任何冲突,还要适当的交好。

    接着,韦津又看向史万岁,道:“乔钟葵现在是您的门生,您给他写封信,催一催,务必尽快剿灭叛军。”

    他这句话就是出于为杨暕考虑了,在韦津看来,这帮反贼不会成什么气候,但是动乱拖得太久,影响就会大,杨暕将来也会被问罪的。

    韦家现在的立场,肯定不希望杨暕倒台,杨暕一倒,东宫根本无力抗衡秦王。

    史万岁皱眉道:“我给他写信干什么?陛下若是知道了,又有骂我乱伸手。”

    “以私人名义写,不涉及公务的,”韦津笑道。

    史万岁看向杨铭,杨铭点了点头:“既然韦公希望你催一催,你就催一催吧,没人会怪罪你。”

    “那行,”史万岁点了点头。

    王府官署,在商量国家大事,秦王府的内院,也有客人在。

    太子妃韦盈以及岭南的冯玉致。

    萧皇后走之前嘱咐韦盈,务必好好接待对方,毕竟冯玉致的爹冯盎,帮大隋镇着整个岭南,身份比较特殊。

    冯玉致原本被礼部安排在专门接待贵宾的官驿,但她总是往秦王府跑,所以韦盈也很无奈,去了几趟官驿都见不到人,只能是来王府了。

    她是不愿意来这里的,相比于不愿看到杨铭,她更不愿看到杨茵绛,因为对方的儿子,眼下在皇帝皇后身边。

    而且看到杨茵绛,她会很嫉妒,心里非常不是滋味。

    屋子里,坐在主位上的自然是韦盈,而裴淑英则是以正妃外加弟媳的身份陪侍在旁。

    杨茵绛按理说已经是庶人了,不该出现在这里,但是她在,这让韦盈心里很不爽。

    除此之外还有冯玉致和韦纤惠。

    女人之间不会议论政务,谈的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题,韦盈也关心的询问了韦纤惠眼下是否习惯,包括住在哪里,院子大不大,有几个人服侍。

    “纤惠尽可安心,我听说齐王已经奏请陛下,请求亲王府增设一个外命妇,等一等吧,这个位置必然是你的,”韦盈笑道。

    韦纤惠没想到还有这好事,闻言也是内心大喜,微笑道:

    “能服侍秦王殿下,是侄女的福气,有无名分,侄女并不在意。”

    这句话回答的非常得体,因为杨茵绛和裴淑英在场,她俩要是不在,那就是另一番话了。

    韦盈这么说,并不是挑拨离间,因为她并不知道杨暕奏请的这个位置,是给独孤凤儿留的,她还以为是杨暕又在洛阳相中了一个,想给对方谋个名分。

    杨暕这一次,说话还是算数的,他确实给杨广上奏疏了,他想让杨广知道,老三虽然处处针对他,不敬重他这个二哥,但是他还是处处为老三着想。

    “茵绛最近都在做些什么呢?”韦盈主动问道,她心里其实想冷落杨茵绛,但是她又清楚,别看人家废了,照样管着秦王府,所以面子上还是得过得去。

    “无事可做,混沌度日,”杨茵绛微笑道。

    真要是这样那就好了......韦盈肯定是不信的,道:“我在东宫也是闲着,阿云和茵绛无事的时候,可以常来找我说说话。”

    说这句话的时候,韦盈的眼神是看向裴淑英的,但是裴淑英并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而是在等杨茵绛。

    杨茵绛笑道:“得空了,我们会去叨扰大嫂的。”

    韦盈面上微微一笑,心里咬牙切齿,裴淑英你是真不争气啊?怕她干什么?杨素都死了,裴矩可还在呢?

    看着都觉窝囊。

    一帮女人又闲聊一阵后,杨茵绛和裴淑英起身将韦盈送走,随后杨茵绛带着冯玉致去了自己的寝院。

    而裴淑英去陪自己的儿子杨瑾了,杨瑾今年三岁,即将成为一名大儒的弟子。

    这位大儒祖籍山西祁县,但是后来举家迁徙至河东郡的龙门县,开场授业,门生无数。

    裴淑英让家族帮忙,将这位大儒请至京师,并且给对方置办了宅子,让杨瑾拜在了大儒名下。

    这个人没有官身,在大隋也远没有薛道衡出名,但其学说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叫王通,初唐四杰的王勃是他的孙子,他还有个弟子,河北巨鹿人魏征。

    王通的学术主张,是天子,应先德而后刑,他的这一套本来就是冲着杨坚去的。

    因为开皇年间的刑法过重,王通的这套主张也是希望获得杨坚的认可,毕竟读书人的终极目标,不是为万世开太平,而是货与帝王家。

    但是很可惜,因为他的主张与杨坚施政方针南辕北辙,所以虽然有很多人举荐过王通,但是杨坚都没有准许此人入朝为官。

    在杨坚看来,你一介文生,懂个屁的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