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家父隋炀帝 > 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没了啊)

四零五章 太子(今天没了啊)(2/2)

了一遍。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御史台主官张衡见到黄凤麟站出来的时候,也是一愣,听对方说完之后,更是内心震惊。

    这小子要起势了。

    紧接着,内史令卢楚也站出来,道:

    “殿内奏疏,大半是状告齐王,陛下若不治罪,河北民愤难平,臣亦请削其爵位。”

    大势已去.......韦津脸色凝重的看向本族的韦贞,后者立即意识到,家族眼下已经走在了一条岔路口,到了做出选择的时候了。

    于是门下省黄门侍郎韦贞,也站出来道:

    “河北民愤未平,齐王若不获罪,恐再生祸端,裴公所言极是,如今运河已成,安抚河北已经是首要之重,而安抚的第一条,就是要问罪,齐王当为首罪。”

    崔弘升也站出来道:“首恶不治,河北不平。”

    救不了了........这是宇文述眼下内心当中唯一的想法。

    如果连中立派都选择问罪杨暕,那么高熲他们都不需要费多大力气。

    韦家倒戈,崔家、卢家落井下石,再加上弘农杨、河东裴,神仙难救。

    杨暕第一次体会到了墙倒众人推的滋味,眼看着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希望削他的爵位,他的一颗心已经沉到了谷底。

    他知道自己会获罪,但他没有想到,这些人竟然要削他的爵?

    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来,长期的处于劣势,其实已经有很多人在背地里选择踩他一脚了。

    殿内三百多人,一半的人奏请惩治齐王。

    他们当然不是只凭借裴矩高熲等人的几张嘴,也不是因为阎毗的那几乎话,而是堆在大殿的那些卷宗信件,更多的是选择立场。

    失民心至此,齐王已经是日暮途穷了。

    杨广看向自己的二儿子,沉声道:

    “你是朕的儿子,当知朕爱民之心,朕很早之前就说过,民惟国本,本固邦宁,今所营构,务从节俭,你是一条都没有记住啊。”

    是我没记住,还是你虚伪呢?杨暕跪地道:

    “儿臣有负君恩,今愿领罪,以消河北罪业。”

    这一次杨暕聪明了,他如果咬死不认罪,罪名会更大,不如认了拉到,但父皇你最好也掂量着点。

    杨广点头,环顾众臣,道:

    “朕唯暕、铭二子,不然者,当肆诸市朝,以明国宪也。”

    人家这话的意思是,老子就俩儿子,你们别想往死里整。

    大家当然也都听明白了,于是裴矩道:

    “齐王尊贵,虽有大过,然亦有运河之功,臣以为免其职位归家赋闲,今后不可再参与国事。”

    “还是世矩体谅朕舐犊之情,”杨广点头道:“将齐王送回王府,无朕口谕,不得离京,食邑俸禄依旧,一应属官幕僚,全数遣散。”

    等于是把杨暕废了,但是爵位依然保留,但你不能上朝,有爵位也没用处了。

    杨暕呵呵一笑,起身就往外走,两队禁卫负责将他送回家里。

    时机已至,高熲连忙给苏威、裴矩使眼色。

    苏威站出来道:

    “国之首重,在于国祚,国祚之稳,在于储位分明,秦王仁德,皇后之子,宜承继大统。”

    裴矩也趁热打铁道:

    “非至公无以王天下,非博爱无以临四海,秦王克明克哲,允文允武,德行内敏,威惠外宣,臣以为,当册封为皇太子。”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人站出来,直到殿内所有人。

    眼下这个时候,你不站出来,就是不支持杨铭,宇文述和来护儿到了这个时候,不支持都不行了,杨暕已经废了,他们再不转舵,等到杨铭上去,肯定会吃不了兜着走。

    人家还是亲王的时候,就已经治的他们够呛了,要是成了太子,还不是随便拿捏他们俩。

    杨广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今天的朝会从早上举行到了晚上,整整一天,算是比较顺利。

    能够安稳立储,对于每一个皇帝来说,都是一个难关,要不然杨广也不会于前一天突然调整防卫,就是怕出事。

    好在老三颇得民心,支持者众,那么太子之位,也就顺理成章了。

    杨广微笑看向儿子,道:

    “有你二兄前车之鉴,今后切莫乱为,当知晓朕意,用心匡扶,不负朕之厚望。”

    杨铭赶忙道:“儿臣才疏德薄,恐难当大任。”

    他这是进入“三推让”了,是的,太子也有这个无聊的礼仪。

    于是接下来,肯定是一帮人劝了,你能行的,不要推了,就剩你一个了,你不上谁上,我们还指望跟着你吃肉呢........

    半晌的哄闹过后,杨广令内史省草拟立太子诏,再选良辰吉日,行册封大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