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宰执天下 > 第25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一)

第25章 阡陌纵横期膏粱(一)(2/1)

    【这是补昨天的,等会儿还有一章】

    初冬十月,今冬的第一场雪,随风而至。

    雪不大,只下了半个时辰便停了下来,很快就云破日出,冬日稀薄的阳光也洒了下来。薄薄的雪层在阳光下越的显得单薄,盖不住田地中刚刚探出头的嫩绿麦苗。可看着阡陌连绵的田野间,郁郁葱葱的绿被白sè模糊了开去,韩千六还是忍不住开怀的笑了起来,连带着王韶、高遵裕、韩冈这些一起出城视察田地的官员也都喜笑颜开。

    瑞雪兆丰年,今年冬天如果多下几场雪,来年的丰收就可以期待。

    夹在秦岭和六盘山的余脉之间,古渭寨所处的盆地,是渭水自处源头鸟鼠山后的第一块盆地,方圆数十里,为旧时渭州的中心地带,宜垦荒地面积广大,除去划拨给纳芝临占部的一部分南山脚下的土地不算,也轻易过五千顷。

    一千九百一十七顷又八十二亩,这就是古渭寨周边已经登记造册的田地数目,而其中的半数,是今年新开垦的荒地。因为是新辟之地,对于在此处屯田,随时会应召上阵的乡兵弓箭手们来说,已经为他们打了许多折扣的田赋并算不了什么,不像中原的乡村中那样为逃避田赋,有大量的隐田存在。

    可以说这新开辟出来的九百多顷地,就是王韶用来证明自己屯田之功的最好的证据。不过这些新辟之地,收成不会太高就是了——为了能用最快的度开垦出大量田地,缘边安抚司采用了集体耕作的方法,大量使用马匹来拉犁,派出了古渭的驻军,动用了整整五百匹驮马和两倍于此的耕牛,调拨了预定中要分给移民的耕犁,将划为官田的近千顷荒地在数日内耕作完毕,而分配给官员们的si田,也顺便让他们一起开垦了出来,并播下种子。

    这种粗耕漫种的做法,能种一收五就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一百斤种子,收上来两三百斤也是常有的事。但数量是第一位的,先开辟了足够多的田地,在天子面前就有了说话的底气,也可彻底结束有关古渭荒地多寡的争论。关于收成问题,可以等日后人口繁衍,再推行jg耕细作的技术——先解决有没有,再考虑好不好,缘边安抚司上下,都秉持这样的观点。

    所以王韶现在漫步在田间地头,望着广袤的原野,问着韩冈:“yu昆,麦之事你打听到了多少?”

    韩冈追在王韶身后半步:“关于麦,下官已打听过了……”

    “麦?”高遵裕不习农事,还是第一次听说天种的麦子?!”

    韩冈答道:“西域冬日酷寒,比陕西尤甚,寻常麦苗熬不过冬天,只能种植时下种、入秋收割的麦种。就如甘凉兴灵,其实也都是以bsp;因为韩冈的缘故,在屯田上担了一份差事的韩千六,跟古渭寨的各路官员接触得多了,在王韶和高遵裕面前也不会再战战兢兢。他种了一辈子的冬(w)iao麦,麦也是第一次听说,故而问道:“三哥你拽着文,俺是没听太明白。是不是说西域冬天冷,种下的麦子都会冻死。所以得种那等在天播种,到快入秋时收获的麦子。没错吧?”

    “对!”韩冈点了点头,“冬麦和g不同,种子也不可能一样。(w)iao麦的种子,孩儿已经让各家商人去打听了,顺利的话,年前可以让他们带些种粮回来。几十家商队,就算一家一驼,也能有个几千斤种子了。”

    王韶抬头向远处望去,神采内蕴的双眼,看见的是美好的未来,“等到了明年开,还可以多开垦三五百顷地,到时正好把苜蓿和bsp;高遵裕笑道:“单是古渭一处,就有两千五百顷田地,到时候,看朝中诸公还有什么可说的。”

    韩千六皱着眉头,指着田垄下的麦苗:“冬麦种了几十年,不会有差错。但g不熟……”

    王韶哈哈一笑,摆着手不以为意,“广种薄收,先求个广字再说。关于怎么种才好,慢慢试着来就是了。”

    望着王韶向前迈步的身影,韩千六yu言又止。他是种田的老把式,对田地向来是jg耕细作。今次新开田地,全是大把的种子撒下去,虽然眼下长得还说的过去,但等到开后,肯定照看不过来,只能看天吃饭。现在又让他随随便便就把不熟悉的作物种上去,这比撂荒还让他为难。

    “其实天主要还是以苜蓿为主。人吃粮,马吃草,几千匹马牛牲畜需要的牧草,也不能光靠后方。麦仅是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