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蜀汉之庄稼汉 > 第1299章 封王

第1299章 封王(2/2)

处理过的朝堂大臣,不知有几何。

    更兼校事府最早的时候,本就用来监察百官。

    通过操纵一些朝中之事,来达成自己的目的,那是相当地熟练。

    陆逊带人叩阙,同时百官上书,请求立后这种大事,吕壹自然也是一直在暗中密切关注。

    此时听得全公主垂询,早就有所考虑的他回答道:

    “公主眼下所欲者,不外乎想要阻止王夫人登后位,而欲阻止王夫人,就需要知晓陛下心中的真实想法,对也不对?”

    全公主连连点头:“然也!”

    吕壹笑道:

    “若是换作他人,敢问壹如何揣摩陛下圣心,壹早已执之告于陛下。”

    “但公主乃是陛下亲女,又受陛下所喜,欲知陛下之心,乃是为人子女,欲为父母解忧耳,臣自不敢不从命。”

    全公主一听,顿时就是喜笑颜开,连连点头:

    “没错没错,正是如此。”

    吕壹这才接着说道:

    “陛下圣心,实非臣下所能揣摩,壹性粗陋,一愚之见,只盼公主莫嫌污耳。”

    全公主急切地说道:

    “还请吕中书快说才是。”

    吕壹点头,说道:

    “昔前太子镇守武昌里,丞相(即顾雍)欲请立二皇子(即孙虑)为王,陛下拒之,此可谓圣心不可揣也。”

    “后尚书仆射与丞相商议,继续上书陛下,言二皇子可为镇军大将军,出守一方,以光大业,力劝陛下,陛下这才允许。”

    全公主闻言,就是一愣,不知道这吕壹说这个话,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吕壹也不解释,意味深长地对全公主说道:

    “如今陛下既新立太子,上大将军又上疏立后,唯有诸皇子,按礼制,本应封王,为国之腹心爪牙。”

    “然则太子为诸皇子长,不为弟谋;上大将军为国之柱梁,只顾附势。”

    “全公主既是陛下长女,又是诸皇子长姊,当为陛下补陋漏,为诸弟仗言才是啊!”

    全公主听到这里,更是有些稀里糊涂:

    诸皇子封王,与立后又有什么关系?

    只是她又不好明问,免得露怯,只得耐心继续听下去。

    吕壹看到她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于是又再次提起了前太子孙登:

    “昔前太子镇守武昌,二皇子甫一成年,就须得外守一方。后镇军大将军在半州病亡,陛下为之降损,悲痛难食,前太子昼夜兼行,前来安慰劝谏。”

    “后住十余日,陛下欲遣其西还,前太子深自陈乞,以久离定省,子道有阙为由,又陈陆逊忠勤,无所顾忧,恳请留下,陛下这才让前太子留在建业。”

    全公主的呼吸顿时就是微微一滞。

    她隐隐间似乎抓到了什么。

    吕壹语重心长地说道:

    “公主啊,前太子深受陛下宠信,又受百官爱戴,犹不得不尽其心思,也要留在陛下身边,何也?远近有亲疏是也!”

    全公主忍不住地请教道:“先生是说……”

    吕壹放低了声音:“诸皇子封王,赏赐最重,留在陛下身边最近者,便是陛下最喜爱者是也。”

    全公主猛地醒悟过来!

    吕壹根本就不是在说立后之事,他根本就是欲支持别的皇子与太子争位!

    这可是夺嫡!

    “公主,王夫人所仰仗者,乃是太子。就算吾等能阻止她一时,难道待太子登基,我们还能阻止天子呼之为太后?”

    吕壹眼中闪着阴冷的光,道出了这一场宫斗对手的本质。

    校事府权势最煊赫的时候,他连前太子孙登都曾图谋过。

    何况如今宫内有潘夫人,宫外有全公主,对手还是一个初入东宫位,脚跟未稳的太子?

    最重要的是,陛下在立后一事上的暧昧态度,给了吕壹一个大胆的想法。

    陛下心里其实早就对上大将军有所不满。

    上大将军劝立三皇子为太子……

    上大将军又劝立太子之母王夫人为皇后……

    可是陛下对立王夫人为皇后一事不置可否……

    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陛下对太子,其实也没有那么满意?

    与其治标,不如治本!

    看到全公主仍在犹豫,脸上有惊惧不定的神色,吕壹安慰道:

    “公主,其实在此事中,你仅仅是给陛下补漏的好女儿,给诸皇子仗言的好阿姊,何惧之有?”

    “吾等只须静观后效,再顺陛下心意行事即可,无忧也!”

    全公主一听,这才恍然:

    对啊,诸弟封王,本就是礼制,谁也挑不出毛病。事成之后,若是有人有能力挑战太子之位,那也是太子的麻烦,与我何干?

    同时她提出最后一个问题:

    “可是按礼,皇子封王就国,多是在成年之后,如今诸皇子中,只有四弟符合,当如何?”

    吕壹不以为意:

    “公主,此等大事,岂能说是一蹴而就?当徐徐图之。”

    “且若是陛下中意某一位皇子,难道四皇子封王,就不能以其他理由赏赐剩下的皇子?由此说不得就可看出些许端倪。”

    全公主深以为然。

    季汉延熙五年,吴国赤乌五年,八月。

    大都督全琮带头上疏,建议封诸皇子王爵,孙权以天下尚未安定,不宜尊宠妃妾皇子为由拒绝。

    然全琮不气馁,继续上疏,只言按礼制,就算陛下不册封所有皇子,亦应当封成年皇子为王,以正国本。

    孙权这才同意立四子孙霸为鲁王。

    然后孙权接下来的举动,给了全公主及吕壹等人,一个在梦里都笑醒的大惊喜:

    鲁王初拜,犹与太子同宫室,礼秩未分。

    意思就是孙和孙霸虽各为太子和鲁王,却没有礼仪上的上下之分,在同一宫室中饮食起居,没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鲁王与太子是平起平坐的。

    全公主和吕壹在幕后偷笑,吴国朝中群臣却是炸了锅。

    时任尚书仆射的是仪,同时兼任鲁王傅,第一个跳了出来,他给孙权上疏道:

    臣窃以鲁王天挺懿德,兼资文武。当今之世,宜镇四方,为国藩辅。宣扬德美,广耀威灵,乃国家之良规,海内所瞻望。

    意思就是鲁王很牛逼,文武全才,陛下应当派他去镇守四方,做国家的藩辅。

    表面上是赞扬鲁王,实则意思却是让他快点滚出建业,不要再赖在京城。

    鲁王傅的反手就是一个背刺,当场就刺得鲁王孙霸差点吐血。

    刚被封王的喜悦,顿时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老子好好地呆在宫中,又没有碍着谁,你让我滚出京城?

    再说了,你可是鲁王傅!

    你不站在寡人这边,居然要赶我离开建业?

    几个意思!

    ps:

    孙霸之母,历史有所争论,有说是王夫人,有说是谢姬。

    这里取谢姬为母。

    毕竟以全公主与王夫人的怨恨,后面又去支持她的儿子,太过曲折,作者箘懒得去圆这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