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女帝的内阁首辅 > 第两百八十八章

第两百八十八章(2/2)

    长公主只好心有不甘走了出去。

    走出去时,长公主的眼神,一下子阴鸷起来。

    “该死的柳川,居然提醒了岚儿。岚儿没有第一时间命令出兵,本宫也没弄到兵权,那奸贼柳川还要调查此事,该死!”

    长公主的眼神幽幽如狼。

    突然,被人从背后拍了一下,吓了长公主一大跳!

    “谁啊?”

    柳川的脸,出现在长公主背后。

    ‘长公主,您似乎有心事啊?’柳川笑容依旧,眼神中却多了一丝冰寒。

    长公主不敢直视柳川的眼神,随口打了个哈哈道:“本宫只是为了大夏江山社稷,忧心忡忡而已。那胡均如此狂妄,攻陷我红山城,又掠夺金银省库,还僭越称帝,简直不知死活!本宫必然要亲自砍下他的人头!”

    长公主得冠冕堂皇,一副大义凛然。

    柳川哦了一声,继续向前走去,突然站住,转头淡淡道:“长公主,刘云胜是我的朋友。”

    长公主:“???”

    柳川冷冷道:“他是一个很正直的人。他如果被人利用,背锅,最后陷害而死,我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要让仇人,付出血的代价!”

    到“血的代价”,柳川的声音如同九幽地狱中吹出的风,冰冷刺骨,,让人不寒而栗。

    长公主禁不住向后倒退两步,惊异不定,看着柳川:“你,你这话什么意思?”

    柳川不再话,意味深长看了长公主一眼,大步向前走去。

    长公主站在黑暗之中,愤恨之火充满双眼,咬牙切齿:“奸贼柳川!我们走着瞧!”

    柳川回到府邸,心情很是低落。

    刘云胜不光自己死了,妻子郭氏、一对可爱的儿女,也被他强令自杀。

    这悲惨的一幕,反反复复在柳川脑海中回荡,让柳川夜不能寐。

    快到明时,突然下人来报:“老爷,有一个浑身是血、快要死掉的人,在门外求见老爷。他有王大人的秘密书信!”

    “快请!”柳川立即坐起来厉声道。

    当刘云胜的亲兵,将刘云胜最后一封秘密书信,交给柳川时,就再也支持不住,倒在了地上,咽了气。

    柳川叹息一声,刚要让人把这位壮士妥善安葬,狄亚杰却跳了下来,沉声道:“柳首辅,有问题!”

    “啊?”柳川眼神锐利:“什么问题?”

    狄亚杰一把拉开那亲兵背后的盔甲,盔甲下面是两根深可入骨的长箭——正是这两根长箭造成的失血,夺走了这亲兵的性命。

    狄亚杰拉出了长箭,在烛光下,长箭头还在滴着血,触目惊心。

    “这长箭头,是大夏军方制式箭头!”狄亚杰一语惊人:“这亲兵并非被胡均的叛军狼兵所杀,而是被大夏军方某些人,暗算至死!从伤口看,亲兵遇袭,是刚刚半个时辰前发生的!也就是,他其实是连夜到了京城,却在城中遇袭,总算是拖到了柳府才死。”

    柳川豁然站了起来:“大夏,有人在追杀他!”

    “没错!”狄亚杰沉声道:“今夜我值夜,注意到此人来时,背后影影绰绰,似乎有不少高手跟随刺杀。我命令手下将士出去迎接,那些人才不甘心离开了。”

    “混账!”柳川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

    柳川心中的愤怒,别提多窝火了。

    刘云胜的死,已经让他提起了疑心,而这位刘云胜亲兵京城遇袭,明这次胡均叛乱、红山城丢失、刘云胜自杀,背后定然有更加强大的势力在做幕后推手!

    柳川让狄亚杰将亲兵尸体抱下去,妥善安葬,并给亲兵家属寄去抚恤银子。

    他坐下来,打开了刘云胜的绝笔信。

    上面字迹很潦草,看得出时间紧迫,刘云胜心情激动。

    “柳首辅,云胜有负你的推荐,丢失红山,只怕会连累你。悔之莫及,再三稽首。然而红山之乱,表面在胡均匪首叛乱,实际在大夏内部。去年以来,朝廷和长公主五次三番,命令红山加大开采金银矿。云胜不得不派人深入藏夷聚居之地,勘探新矿,引发矛盾,但云胜千方百计,予以抚慰,并未引起大乱。”

    “谁知朝中更有权贵,违反国家律令,私自开挖金银矿,扫荡藏夷寨子,抓捕藏夷之民,充当矿工奴隶,死伤甚多。挖出藏银多达数百万两,均被贵私扣私分,并不上缴省库。藏夷不堪重负,才被胡均煽动叛乱。红山如今糜烂局面,非柳首辅你亲自出手,不能收拾。友刘云胜泣血绝笔。”

    柳川看完刘云胜的绝笔信,眼中喷射出道道怒火!

    果然如此!

    是灾,根本是人祸!

    什么胡均叛乱,结果根本原因却出现在了大夏自己人身上?

    这些权贵,扫荡藏夷寨子,抓捕人家做奴隶,去给他们当矿工,日夜鞭挞,死人那么多,藏夷没有活路当然要反啊!

    刘云胜,根本就是给人背锅了。

    柳川眼神冷厉起来。

    红山为何对大夏如此重要?

    这要从大夏的经济历史讲起。

    原来,大夏朝自从建立以后,银矿一直严重短缺,成为国家发展的桎梏。

    实际上,太祖皇帝,还是很懂经济,很有先见之明的。他从一建立大夏朝,就开始大规模发行纸钞。

    但无奈,发行钞票的基本前提,是有一个靠谱的政府!明白经济学的皇帝!

    大夏朝廷和皇帝们,尼玛根本不靠谱啊。

    他们有个共同点。

    就是都不懂经济学,还都特别贪心。

    在他们看来,发行一堆纸,就能换来老百姓的真金白银,这可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啊。

    什么?

    发行纸钞,必须要有等值的储备?必须要测算发行量?还要保值?

    朕一句诛你九族要讲!

    大夏加起来一共颁布了7道“宝钞令”+“禁银令”!

    这是什么意思?

    宝钞令,就是大夏官方唯一的货币,就是大夏宝钞。大夏政府对外采购、外包服务、公务员工资,都是用宝钞支付。

    禁银令,就是大夏禁止金银流通,所有金银必须在指定时间和地点,兑换成大夏的宝钞。

    更要命的是,这两个坑货,开始疯狂印刷宝钞,每年都要发行几千万两!

    这尼玛是印宝钞?这分明是印冥币啊!

    光是看面值就会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冥币感。

    大夏宝钞,最低1贯,最高500贯!

    换成铜钱,那一张纸就价值5000000枚铜钱!可以买500000个炊饼!

    于是,大夏纸钞从繁荣经济的大好事,迅速沦为掠夺民财的工具!

    民间的金银,都被收到了国库,而大夏政府换出去的,都是一大堆零的纸票子!

    大夏宝钞,从前任皇帝开始发行,就根本没有国家保证金,进行价值保证。发行量也是看皇帝心情和需要,价格当然也是一路走低,疯狂跳水。

    一开始,一贯宝钞,官方规定能兑换一两银子或者一千铜钱。

    没几年,就开始狂跌,从兑换900文、800、700、到100,最后到了永乐年间,达到了令人发指的数字。

    0文。

    尼玛这还必须是新钞啊。很多旧钞,市面上根本不要!

    就算是新钞,那么大面值的一贯,也就买两个鸡蛋灌饼吧。

    坑不坑?

    更坑爹的还有呢!

    就是大夏朝廷,尼玛自己不要大夏宝钞!

    你没听错。

    朝廷发行的钞票,他自己不要!

    大夏朝规定,要完税纳粮,皇粮国税,只要白银和粮食!宝钞的不要的干活!

    也就是,大夏朝廷只负责发行,不负责回收。老百姓纳粮交税,还必须到制定的票号,用严重贬值的纸钞,缴纳很高的折扣税,兑换成白银,忍受贪婪的周扒皮们再一次地剥皮。

    那这些宝钞有个鸟用?

    答案就是没用,民间用它擦屁股都嫌硬。

    在这种坑爹制度下,大夏百姓们也不傻。

    他们非常有默契的不用大夏宝钞,打死也不用。

    有了金银都存起来!

    什么?你买东西怎么办?

    以物易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