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历史小说 > 明末凶兵 > 第1122章 激战中条山

第1122章 激战中条山(2/2)

指挥使,与他一同如晋北军的人,可都统领一方了。以前老觉得,杨德刚混得不好,肯定是比李养纯等人差太多,今日一见,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儿啊,打起仗来,这杨某人简直就是一头小老虎,唬人的很。

    杨德刚每一刀都势大力沉,斗了这么久,陈东航一点好都没讨到,这渐渐的,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

    鲁保国可不会猜陈东航的心思,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急的冷汗都往外冒了,这种狭窄的地形,根本不适合大军作战,只要撤出去,列好队形,就算对方有援军,也是有一战之力的,得不到陈东航的回应,鲁保国一咬牙,揪过身边的传令兵,大声吼道,「别愣着了,传令各部,放弃缠斗,迅速撤出林子,在东面开阔地列阵。」

    「这……陈将军还在」传令兵指着远处打得难舍难分的陈东航,神情畏惧,鲁保国双目一瞪,没好气道,「你管那么多干嘛,传令就好了,出了什么事我来兜着。」

    那传令兵仔细一想,也是啊,就算出了任何问题,也怪不到他一个小兵身上啊,傻子都知道,他一个传令兵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乱传将令的。随着命令下达,叛军依着次序,开始慢慢往后撤,叛军放弃缠斗迅速撤离,倒是让杨德刚有些不甘心了,娘的,都快半个时辰了,援军怎么还没到,再不来,这些贼兵可就要跑路了。

    说时迟,那时快,这时听林外一声炮响,紧接着还没撤出去的叛军就哄乱起来,原来秦良玉早就到了,只不过她没有下令立刻进攻,而是在林外列好了阵型,等着叛军往外撤,就在快撤出去的时候再悍然发动攻击。

    这个时间点把握得很好,叛军进不得退不得,又被两面夹击,许多人心理一下子就崩溃了,才一开始就出现了逃兵。

    慢慢的,叛军军纪不严,训练松弛的毛病就暴露无遗了。流寇能在短时间内聚拢几十万兵马,那是相当厉害的,但流寇大军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兵马组成相当复杂,尤其是叶大虎以及田兴茂的兵马,根本没经受过正规训练,虽然后来集中整训过,但一身的毛病还在,平时的时候看不出来,可一旦面对巨大的压力,身上的毛病就全都迸发出来了,每个人都想着活命,都想办法逃出去,这个时候就是陈东航亲自跑过来压阵也没什么用了。

    鲁保国率领亲兵担当督战队,砍了十几个人也没什么用,反而激起了叛军的凶性,盯着鲁保国等人一阵猛打,搞得鲁保国灰头土脸的。

    其实鲁保国很想哭,这都一群什么兵,人家晋北军落败的时候,殿后的殿后,逃命的逃命,自己这边倒好,情况不妙了,就乱成了一锅粥,这帮子人连督战队都敢杀,还有他们不敢干的事?

    还没怎么打呢,叛军就乱的不成样子了,秦良玉也没想到战事会这么顺利,不过晋北军将士可不会仁慈的,组阵包抄过去,乱哄哄的叛军根本抵挡不住,一番厮杀下,除了少数人逃出去外,其余人等非死即伤,更多的人选择了投降。鲁保国力战不敌,选择了归降,陈东航仗着一身本事想要杀出重围,结果碰到了半路等着的李养纯,李养纯仗着胯下宝马,一枪刺死了筋疲力尽的陈东航。

    杨德刚恶斗半天,最后便宜了李养纯,想想都觉得懊糟。好在李养纯和杨德刚私交甚笃,李养纯指着陈东航的尸体,笑言道,「德昭,送你一份大礼要不要?」

    「滚,就你枪法好」杨德刚没好气的瞪了李养纯一眼,不过骂完就站在原地咧着嘴笑了起来,李养纯撇撇嘴,给了杨德刚一个白眼。

    丘陵一战,驰援风雷镇的万余叛军全部被歼灭,主将陈东航被杀,副将鲁保国被俘,消息传到后方,叛军顿时被震得七荤八素的,这才多久,风陵渡大战还没开始,就在中条山附近连续折损几万兵马,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啊。

    李自成感觉到压力很大,他没想到战事会如此的不利,这一番失败之下,折损兵马事小,士气遭到太大的打击了。如果还这么拖延下去,恐怕形势只会越来越不利了,于是,在各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李自成做了一个决定,她将函谷关以及商洛兵马全部集结在中条山南部,开始了一条冒险之路。

    流寇如此大规模的兵马调动,铁默哪能不知道,而且流寇的意图也非常明显,在风雷镇以及风陵渡口防守严密的情况下,他们决定再走一走宋乔的路,从中条山取得突破。可以说流寇大军再次兵临中条山,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中条山地形复杂,想要完全布放,没有十万兵力是绝对做不到的,但现在晋北军兵力有限,根本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说,李自成的决定是正确的,晋北军在中条山出于先天性的劣势地位,这次晋北军也无法再从别处调兵了,流寇只需要面对中条山北部的守军就可以了。

    流寇兵临中条山,更有李自成亲自督战,一时间士气高涨,在中条山南部势如破竹,短短一天之内就突破了晋北军在南面修建的几条封锁线。

    随着流寇节节胜利,风陵渡内的晋北军将士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流寇是盯准晋北军兵力不足这一点下手了,本以为经过宋乔兵败后,流寇不会再对中条山动心思了,没想到李自成竟然不信邪。

    中条山是秦良玉的防区,她对这里的情况了若指掌,所以负责介绍着眼下的形势,「流寇从函谷关和后方的商洛调兵,集结了大约六万多兵马,而随着风陵渡防线的建立,我们能投入中条山的兵马顶多就只有两万。现在中条山除了罗家盘和雪女峰,根本无险可守,以两万兵马来面对叛军,把握并不是太大。」

    秦良玉必须承认一个事实,就是以现

    在手中的实力,很难守住中条山的。如果是平原地带,双方列阵正面交锋,就是兵力绝对劣势,秦良玉也有信心一战,因为麾下将士战斗素养以及战斗力要远远高于叛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