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中文网 > 玄幻小说 > 明朝第一弄臣 > 第651章 大明之光

第651章 大明之光(2/2)

?可这欢喜却是从何来由啊?

    “这几位呢?”他的等待却没了下文,温和的声音再次响起,那位侯爷却是转向了其他人。

    “小人姓白……小人姓成,祖上起就是船匠,曾经在龙江船厂效过力,就是小人等仿制的飞轮战舰……”

    “小人姓徐,是打铁的,打福建三明来,战舰驱动装置的精铁,就是小人以祖上传下来的手艺打造出的……”

    众工匠不敢怠慢,都按照李匠人的模式自我介绍了一番,开始的时候,因为过于紧张,他们说话还有些磕绊,战战兢兢的也不敢多说。

    可到了后面,却窥见谢宏的脸上笑意越来越浓,他们的心思也开始活络了,那些负面传闻中,说这位侯爷是手艺人出身。原本大伙儿都不信,大明开国百多年,前宋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从来就没听说过,哪个匠人封了侯的。

    现在别说匠人了,就连武人,要是没有盖世奇功,封侯也只能是镜花水月,想要封爵,只能靠科举正途,要不怎么说书中自有黄金屋呢?

    可看眼前这架势,这位侯爷似乎对匠人的态度很好啊,传言看来也未必就不尽不实啊。

    “想要打造精铁,关键在于淬火,小人祖传的手艺中,这里是有诀窍的,这道工序就是……”

    这么想着,从福建来的那个徐铁匠也是抖擞精神,把自家的手艺,甚至一些秘诀都说出来了,他琢磨着,对方要是手艺人的话,多半都会对别人家的秘诀有些兴趣。不过正常情况下,这东西都是不能外传,甚至传男不传女的,可现在性命攸关,那也是顾不得的了。

    “好,不用再说了,本侯都了解了。”谢宏拍拍手,打断了徐铁匠的叙述,之所以让这些人自我介绍,他只不过是为了验证心中的某些猜测罢了。

    很多本以为早就失传的秘技,实际上都流落于民间,从曾家、戴家身上,谢宏就已经有了不少发现。这些秘技之所以不为人所知,一则是世风对匠户的鄙视,另外也是由于华夏的工匠们长久以来形成的传统,那就是技不外传。

    谢宏不知道这传统到底是何时形成的,又因何而起,但毫无疑问的,这项传统同样对大明的发展构成了阻碍。因为匠户的地位低,只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不一定什么时候就没了传承,一项项的绝技就这么失传了。

    相反,在此时的欧洲,由于蒙古鞑子的入侵,宗教势力被极大的削弱,而后的文艺复兴更是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蒙古人带来的华夏科技的基础上,他们迅猛的发展着,学者和工匠都受到了足够的重视,双方的差距就此拉开。

    不过,在正德年间,这种差距并不明显,很多技术依然存在。天津的专利局成立后,不过短短半年的时间内,就已经有上千项专利申报,并且有几百项得到了审批通过。

    那是天津,而这里却是荟萃了华夏最多、最高明的工匠的江南,单单从这几个人的叙述当中,谢宏就已经感受到了华夏千年传承的厚重了,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彻底将这股力量释放出来,将大明推向巅峰。

    “这次召集大家来,是因为本侯有些事要告诉各位,首先,江南会成为第二个推广新政的地区,新政运作后,原来的陋习全部会被打破,比如,士农工商的分级制度,就将会成为历史,没有人再会是贱藉,不管在什么领域,有能力的人都应该受到尊重。”

    一石惊起千层浪,工匠们对谢宏的话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天津的新政施行时间并不长,主要的影响也仅仅限于河北、山东以及京畿,眼下正在往河南、江苏扩散,由于士人们的封锁,江南民间对此所知甚少。

    不过,后面的那些话的意义就不同了。

    身为工匠,做为受歧视的对象,没人不痛恨那项制度,没人不想改变。可那是祖制,是朝廷的律法,谁又能违抗呢,匠人们做梦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一天,有人告诉他们,匠人以后不会再受到歧视了,甚至还应该得到尊重。

    本来低垂着的头,都是猛然抬起,就像是有长风吹过,人群中掀起了一阵波澜,匠人们的脸上,满满的都是惊讶,他们的情绪甚至还没来得及转化出喜悦。

    “其次,皇家书院会在江南设立分院,第一将要成立的,就是理工院系中的专科学校,而各位,就是即将入学的第一批学员,在书院就读后,你们就是天子门生,将来会为天子效力,为大明的腾飞作出贡献……”

    “然后,江南会成立专利局……会设立公会……”偌大的院落中静悄悄的,只有谢宏清朗的声音在回荡,匠人们同样觉得应接不暇,他们还没办法完全理解现在到底发生了什么,可他们清楚的知道一件事,那就是:天变了。

    春风终于拂过了江南岸,那是大明天子的仁慈之光。